日影变化的探究 说课稿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 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学科: 地理 课题:日影变化的探究 姓名: 马路路 学校:蚌埠市新城滨湖学校 日影变化的探究 使用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实验器材 世界地图、透明圆形刻度板、聚光手电筒、楼房模型、光源运动轨道。 实验创新点 1.可移动的透明圆形刻度板 透明圆形刻度板,它是由半径相差2.5cm的多个同心圆组成的,能快速、判断读出物体影长,更重要的是它是透明的,可移动的,可以探究不同地区物体影长。 楼房模型贴近生活 以9.5cm楼房模型为研究对象,更贴近生活。 光源凸显物影且护眼 小型聚光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线,它的特点是凸显日影,且不会伤害学生眼睛。 巧设光源运动轨道 三个光源运动轨道,分别用于演示春秋分,夏至和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天中,因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夏至日白昼最长,因此夏至日轨道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因此冬至日轨道最短,春秋分轨道适中。轨道可180度调节,调节角度参照左右两侧的角度尺来调节,实现对不同时间和地域的太阳高度角与方位的演示。 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在生活中,日影观测都需要在室外观察,要求有阳光照射,研究日影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时,观察周期长,并且只能观测某一地区的日影变化,而我设计的实验,可研究不同地区日影变化。 实验原理 1.由于地球自转,一天中,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角和方位的变化,导致日影的日变化。 2.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运动,绝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方位的变化,影响日影的年变化。 3.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 4.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实验教学目标 在2022版新课标中,新增了: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运动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新课标,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理解日影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一般规律。 (二)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理解日影变化一般规律。 2.观察同一地区,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规律。 3.不同纬度地区日影比较,说明正午日影朝向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三)科学态度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用实验演示说明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的一般规律。 实验教学内容 1.日影的日变化一般规律。 2.蚌埠市,正午日影的年变化规律。 3.探究不同纬度日影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 (一)日影的日变化(以蚌埠市为例) 通过“日影变化演示仪”演示: 春秋分时: 日出 上午 正午 下午 日落 太阳方位 正东 东南 正南 西南 正西 日影朝向 正西 西北 正北 东北 正东 影子长度 较长 较短 最短 较短 较长 为确保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再以冬至日为研究对象。 日出 上午 正午 下午 日落 太阳方位 东南 东南 正南 西南 西南 日影朝向 西北 西北 正北 东北 东北 影子长度 较长 较短 最短 较短 较长 同理,可探究夏至日日影变化情况。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加以推论,得到日影日变化的一般规律: 一天中,日影由长到短再到长。 2.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二)正午日影年变(以蚌埠市为例) 实验记录的数据: 节气 影子长度(cm) 太阳方位 影子方向 春秋分日 6 正南 正北 冬至日 13.5 正南 正北 夏至日 1.5 正南 正北 实验结论:1.蚌埠市正午日影,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 正午影子都朝向正北。 (三)不同纬度,正午日影变化情况 学生为主的探究实验,以位于北半球的蚌埠、北京和位于南半球雅加达为例,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夏至日: 冬至日: 实验结论: 1.物体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日影越短, 物体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日影越长。 2.物体位于太阳直射点南方,正午日影朝南,物体位于太阳直射点北方,正午日影朝北。 (四)学以致用 为了使一楼的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蚌埠市小区楼间距应以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结合实验结论,可知蚌埠冬至日这天日影最长,要用冬至日这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1.我的设计制作的“日影变化演示仪”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对世界绝大部分地区日影探究。 2.三个可调节的轨道,能够实现春秋分,夏至日和冬至日日影变化的探究。 3.实验过程中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直观可视。 4.将抽象的日影变化问题具体化,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