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法治社会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 (统编版必修3).ppt

8-3法治社会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 (统编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8.(2022秋·浙江宁波·高二余姚中学校考期中)为贯彻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决策部署,浙江省人大修订通过了《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北京市人大表决通过《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这表明(???) ①要以良法善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②浙江省人大和北京市人大依法行使表决权 ③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④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依法运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③:为贯彻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决策部署,浙江省人大与北京市人大分别通过了相关条例,这表明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也说明要以良法善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①③正确。 ②:浙江省人大修订通过了《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北京市人大表决通过《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这体现了浙江省人大和北京市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错误。 ④:材料不能说明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依法运行,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知识源自点滴 2023年 * * * * * * * * *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爸爸妈妈晒娃赚钱,违法?国家为什么要出台此项规定?为什么多数孩子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让孩子做什么他们自己可以作主呢? 议学提示 公民的法律意识太弱,国家法律没有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因此建设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势在必行。 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社会 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 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1、什么是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法治意识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法律实施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实施效果 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 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1 2 3 信法 守法 用法 2、法治社会的表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2、法治社会的表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法治社会的表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2、法治社会的表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和解 调解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诉讼 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仲裁 拓展提升:识别调解、诉讼、仲裁、和解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PART 02 建设法治社会 2 议题二: 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议学问题 结合以下议学情境与教材内容分析我国正在怎样加快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社会? 议学情境一 网络普法宣传 议学情境二 马尾光辉村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议学情境二 司法部关于印发《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 -2025年)》 的通知日前发布。规划明确,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 规划列出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其中包括推动法律援助法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实现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全覆盖,配齐配强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有效履行国家责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