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初中 中华民族大团结 第六课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pptx

人民版初中 中华民族大团结 第六课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大团结》人民版初中公开课 优质课 适用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如需与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 第二单元 共同铸就美好国家第六课 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新知导入一、贯彻 民族平等团结原则 一、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原则新知讲解宪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自主阅读教材P47-48,小组讨论: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在哪些方面?归纳总结(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具有同等的地位,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这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基础。(2)我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持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各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3)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4)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维护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原则新知讲解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 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 8.89%有人说:汉族才是中国的主流民族,少数民族可有可无,对此,你怎么看?归纳总结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知讲解看完视频,结合教材,思考问题:(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3)请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言献策。归纳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了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以及30个自治州和120个自治县(旗)。此外,我国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还有近千个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形式。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还能够激发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凝聚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归纳总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新知讲解巡回审判车登门开庭有什么意义? 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新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上述法令条例表明国家如何治理民族地区各项事务?案例析理2021年7月,余某某受赵某雇佣,在位于乌兰布和农场的企业从事劳务工作,期间因工友操作不当,将余某某手指砸伤,造成余某某住院8天,雇主垫付部分医药费后,双方对赔偿数额产生分歧。余某某将雇主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雇主立即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2万余元。承办法官考虑到原告系少数民族同胞,为妥善解决纠纷,法官在庭审中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了解双方的争议焦点,并对双方进行释法明理,让双方从民族团结的高度、遵纪守法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多次调解未果,法官依法做出判决,判令雇主赔偿原告各项费用11000余元。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矛盾得到圆满化解。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建立健全了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族人民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民族团结、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要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