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关于“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docxVIP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关于“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关于“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都非常重视“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目标,也是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没有优质的“整体感知”,就不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部分教师对“整体感知”内涵的理解存在问题。从学习成效看,学生初读文本时产生的“感知”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并没有达到整体性。解决以上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将“整体感知”的内涵界定为初读时的思维目标,生成文本大概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二是厘清达到“整体感知”的认知规律及策略,并按“整体感知”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 【关键词】“整体感知”的内涵;认知策略;教学路径 不少学者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对“整体感知”都非常重视。[1]“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目标,是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部分教师对“整体感知”内涵的认识存在误解,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也有待提高。 一、关于“整体感知”内涵的常见误解及正确理解 1. 对“整体感知”内涵的几种常见误解 (1)把“整体感知”等同于“感知” “整体感知”和“感知”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对文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但从感知焦点来看,二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整体感知”强调对文本内容的宏观结构产生整体性认识,“感知”往往是对文本内容的微观结构产生零散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通常有教师让学生在初读文本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实质上就是初步认识),甲学生说一点A,乙学生说一点B,丙学生说一点C。学生们所说的A、B、C或是关于语言的某种认识的,或是关于文本某个细节的认识的,或是关于文本话题的认识的,这些认识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这些初步认识只能是“感知”,不能称为“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一定是聚焦于文本内容宏观结构进行的整体性概括,而不是对文本细节、局部信息的零散的、碎片化的感受(认识)。 (2)把“整体感知”等同于“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在整体视域下俯视一个文本,但二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整体感知”强调对文本内容的宏观结构进行整体鸟瞰,而“整体把握”强调除对文本的大概内容,还要对文本的其他方面,如语言、细节、风格、形式、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整体鸟瞰。“整体感知”强调针对大概内容整体性的理解,“整体把握”强调对文本深层意义的本质性理解。从阅读时间来看,“整体感知”发生在阅读初始阶段,“整体把握”发生在阅读结束阶段;从产出的结果来看,“整体感知”产出的是比较粗浅的内容梗概,“整体把握”产出的是比较精致的深层意义,等同于领会。 (3)将“整体感知”等同于“整体直觉” “整体感知”与“整体直觉”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从整体上俯瞰文本。但“整体直觉”强调对文本整体的直觉把握,意味着“整体与部分的严格区分被看作是不必要的”[2]。“整体感知”强调输出观念的整体性,“整体直觉”强调思维方式的直觉性。前者是思维的目标产品,后者是一种思维方式。 2. 从思维目标的角度理解“整体感知”的内涵 如何摆脱对“整体感知”的误解,正确领会其内涵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思维目标的角度准确地理解“整体感知”的内涵。 有效的思维总是聚焦于清晰的目标。从思维目标的角度看,“整体感知”是初读文本后对大概内容形成的整体性认识,是初读目标。文本内容的分布有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文本内容的宏观层面就是文本的大概内容,文本内容的微观层面就是文本的细节、局部。比如《猎人海力布》,文本内容的宏观层面是“海力布获得宝石能听懂兽语,最后为救乡亲们而变成石头”,文本内容的微观层面是故事的细节。“整体感知”强调对文本内容的宏观层面进行感知,而不是对语言、细节等文本的微观层面进行感知。虽然对语言、细节等微观层面也需要感知,但这些感知要以文本宏观层面的感知为前提,不宜将对文本宏观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对文本微观层面的“感知”混为一谈。 将“整体感知”的内涵视为初读目标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可以有效聚焦思维并为初读提供思维导航。学生在进行“第一遍通读全文”这个外在行为的同时,其内部思考会聚焦于文本内容的宏观层面。二是提醒学生在更高层级上加工文本的局部信息。文本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语组成,不成熟的读者会以为“理解了词、句子和段落”这些局部信息,也就理解了文本的整体。但这实际上是“以文本的局部代替或架空了文本整体”[3]。学生在“通读全文”时,如果没有“整体感知”的目标意识和全局视野,思维就只会从词到句、由句到段、由局部到局部。但有了“整体感知”这个整体俯视文本的目标和全局视野,学生就可以超越“从局部到局部”的信息加工方式,不断地从细节、局部信息中跳出来,在全局、整体的基础上提取、加工并整合词、句、段这类局部信息,并将其纳入“文本整体”之中。三是有效输出,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