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发展现状和前景.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1、氢能制、储、运、加环节: 1)到202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2)气态运输用氢气瓶突破50MPa;3)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 2、氢能转换及燃料电池环节: 1)开展高性能、长寿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研究;2)突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3)完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堆堆叠、 功率放大等关键技术;4)掌握百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集成设计技术。 3、氢能应用环节: 1)到2025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50000辆。;;;氢能发展空间—中国氢能联盟预测;N;国内制氢来源包括三大类: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 副产氢; 1)化石能源制氢占比最大,包括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石油制氢; 2)工业副产氢占比其次,包括焦炭和兰炭副产氢、氯碱和其他副产氢、 轻烃裂解副产氢; 3)电解水制氢占比最小,包括电网、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电解水。;截至2023年3月15日,国内规划可再生氢项目合计429.4万吨/年;已运行项目5.6万吨/年;建成尚未运营2.5万吨/年;在 建项目19.7万吨/年;规划待建401.6万吨/年; 地区分布:产能规划前五的省份是内蒙古、吉林、上海、河北、宁夏;;;N;;国内燃料电池汽车: 1)截至23年2月,国内公告车型993辆, 客车和专用车几乎各占一半; 2)截至2022年底,国内累计销售燃料 电池汽车1.03万辆,距离“十四五”目 标还差4万辆; 3)燃料电池系统配套数量前五的厂家: 北京亿华通、上海重塑、亿华通动力、 上海捷氢、潍柴动力。;国内加氢站: 1)截至22年底,国内在运加氢站245座; 2)截至22年底,国内在运加氢站每日供给能 力17.7万公斤; 3)国内加氢站数量前五省份:广东、河北、 山东、江苏、河南; 4)排名前十EPC企业大多是中石化分公司;N;国内氢气成本分布: 1)我们把制氢成本分为:可再生氢成本(绿氢)、清洁氢成本(绿氢和蓝氢)、综合氢成本(绿氢、蓝氢、灰氢); 2)目前,各个地区的可再生制氢成本均高于工业副产制氢,更高于化石能源制氢; 3)趋势上看,可再生制氢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副产和传统能源制氢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成本上升。;???内可再生氢气成本分布: 1)从可再生氢气成本分布看,西北<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 2)近5年来,所有区域的可再生氢成本持续下降,并仍有很大降本空间。;长期看可再生电力制氢成本下降展望: 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装机有望扩大至100GW以上,碱性电解槽投资成本将从2020年 的2000元/KW,降低至2030年的1500元/KW。同时,得益于可再生电力成本的降低,可再生电力制氢成本有望下降至13元 /公斤,在成本上充分具备与化石能源制氢竞争的能力。;;常见的氢气储存、运输方式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重点是安全、低成本提高质量储氢率。 1)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主要采用20MPa气态高压储氢与集束管车运输的方式; 2)当用氢规模扩大、运输距离增长后,提高气氢运输压力或采用液氢槽车、输氢管道等运输方案才可以满足高效经济 的要求; 3)氢的储运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天然气储运体系,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储运方式。;N;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依次为:制氢、储运、加氢、能量转换(燃料电池)、用氢; 我国已经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 在制、储、输、加、用等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氢的颜色用于代表制造氢的来源和工艺,目前分为9种颜色:绿色、蓝色、灰色、棕色或黑色、绿松石色、紫色、粉色、 红色、白色; 绿氢是利用可再生电力,通过水电解工艺生产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据Trend Bank统计,国内已经有超过百家企业布局或规划碱性电解 槽,包括深耕二三十年的传统企业,和近几年入局的新能源企业和 装备制造企业。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国内共有11家企业发布了碱性电解槽新 品,其中单槽最大产氢量达到1400Nm3/h。碱性电解槽的大型化迭代 升级正在快速发展。;;N;昇辉新能源是昇辉科技(300423.SZ)的控股子公司,专门布局氢能产业,构建了“3+3”的氢能战略: 1)一方面战略投资飞驰科技、国鸿氢能、鸿基创能这3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携手合作伙伴搭建氢能生态圈和产业联盟 2)另一方面通过自主运营,搭建氢车运营平台、制氢装备、氢能电气零部件3大板块,构筑强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昇辉新能源制氢板块的实施主体,广东盛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自22年5月注册以来,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推出了首台 套100标方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