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docx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一、目的意义 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作为油料作物,占全国食用植物油原料的一半,作为蛋白饲料,占到70%。但国产大豆自给率仅为15%,85%的大豆依靠进口,因此,仅靠大豆单作难以满足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或小幅减产,增收一茬大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技术原理和优势 (一)技术原理 主要是利用玉米和大豆显著的高度差,采用2~6行大豆带与2~4行玉米带进行复合种植,最大限度发挥玉米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空间,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且年际间可交替轮作的一种种植模式。该技术模式包括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与带状间作两种类型,呼和浩特市推广带状间作模式。 (二)技术优势 可实现高产出与可持续的统一。利用边行优势,通过缩株增密种植,使玉米种植密度增加800~1200株/亩,产量与净作相当;大豆密度达到净作70%,产量达到100公斤左右。大豆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可提高根瘤固氮量10%左右,提高氮肥利用率20%~30%,可减少氮肥施用量4~6公斤;减少地膜用量40%以上,实现玉米大豆年际间套轮作一体化,使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培肥地力。 三、带型推荐 按照最大限度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和适宜机收的技术要求,呼和浩特地区主推一穴双株玉米间作大豆的4:4带型。地块不集中、配套机械少的区域可采用2:2带型。旗县区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一)4:4带型 即4行大豆4行玉米,带宽3.6米。技术优点是增加了玉米种植密度和大豆带宽,扩大了大豆受光空间。玉米覆膜种植,每带2膜,每膜2行,膜上行距40 厘米,膜间行距80 厘米。一穴双株播种,内行穴距27 厘米,外行穴距20 厘米,玉米与大豆间距55 厘米,玉米带占地2.15 米,理论留苗6400株/亩。覆膜选用宽度70 厘米、厚度0.01 厘米的黑地膜。 大豆不覆膜种植,每带4行,行距30 厘米,采用穴播,每穴3粒,穴距18 厘米,大豆带占地1.45 米,理论留苗12400 株/亩。 注: 根据地块肥力自定所要玉米目标产量,按照目标产量和双(单)株种植方式,在如上带型设计的带宽和行距不变,通过调整玉米株距,使双株种植每亩比单种增加1200株以上,单株种植每亩比单种增加800株以上(株距按照增加后的株数测算),以保证目标产量。 (二)2:2带型 即2行大豆2行玉米,带宽2.2米。2行玉米,玉米覆膜种植,一膜2行,行距40厘米,一穴双株种植,穴距20-23厘米(6寸~7寸),玉米与大豆的间距70厘米,玉米占地1.1米,理论留苗5300-6000株/亩。 大豆不覆膜种植,每带2行,行距40厘米,采用穴播,每穴3粒,穴距20 厘米,占地1.1 米,理论留苗9100株/亩左右。 四、品种选择 (一)大豆品种 选择耐荫蔽、矮秆(90厘米左右)、无分枝、结荚多、抗倒伏、抗病虫、高产,且底荚高度大于10厘米,有限或者亚有限结荚习性的中早熟品种,如蒙豆45、赤豆5号、中黄35、吉育47等。不建议选择满负荷、大日期的品种。推荐大豆品种及品种特性详见附表1。 (二)玉米品种 选择耐密、抗倒、抗病、高产、宜机收的优良品种。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推荐:种星718、金创103、西蒙6号、利禾1等。以整株青贮为主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推荐:金岭青贮377、迪卡159、金岭青贮67、种星青饲1号、伊单76等。玉米品种特性详见附表1。 五、栽培管理 (一)选地与整地 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配套、土层深厚、耕层含盐量 2、整地施基肥 秋收后及时灭茬,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亩以上,深耕(松)30厘米以上,将根茬、农家肥均匀翻入土壤下层,黄灌区打冻水。播前及时平整土地,达到地平、土碎、无坷垃。 (二)播种 1、播种期:当10 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8 ℃~10 ℃时播种。土默川平原等地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5月10日,玉米和大豆要同期播种。清水河旱作地区因地制宜,错期播种。 2、种子处理:玉米选用包衣种子。大豆用2%根瘤菌剂进行拌种。 3、种肥:根据种植地块的肥力和目标产量,玉米种肥施 N 12.0 公斤/亩~15.0 公斤/亩、P2O5?8.0 公斤/亩~12.0 公斤/亩、K2O 3.0 公斤/亩~5.0 公斤/亩。大豆种肥施 N 1.0 公斤/亩~2.0 公斤/亩、P2O5?3.0 公斤/亩~4.0 公斤/亩、K2O 1.5 公斤/亩~2.5 公斤/亩。 4、播种机械:根据带型,大豆选用2行或4行穴播机一次播种。玉米一穴双株种植,选用一穴双粒点播滚筒覆膜点播机播种。单株种植,选用适宜的2行或4行覆膜精量点播机播种。建议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播种作业精准度。 5、播种质量:玉米覆膜、播种、施肥一次完成作业,播种深度3 厘米~4 厘

文档评论(0)

泰瑞信:例案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注册会计师证持证人

各种方案,办法! v x:g j x w y h c r

认证主体巩**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6日上传了注册会计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