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观察与护理.pptx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观察与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呼吸测量法 呼吸(respiration,R)是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排出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这种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呼吸的测量 目的评估◆病人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影响脉搏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存在。◆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判断呼吸有无异常。◆观察呼吸变化。◆协助诊断。呼吸的测量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病人准备 了解呼吸测量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秒表,记录本、笔,必要时备棉花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安全呼吸的测量---计划 核对解释 测量呼吸 准确记录 整理单位 洗手转记 护士测脉搏后手仍然保持诊脉姿势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一般情况测量30秒,测得数值乘以2;婴儿或异常呼吸者应测1分钟 呼吸的测量---实施 呼吸的测量---注意事项★若测量前病人有剧烈活动,紧张、恐惧、哭闹等情况,待安静休息30分钟后再测。 ★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故测量时要分散病人注意力,使其呼吸状态自然,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危重病人呼吸微弱,可将少许棉花放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min。 吸痰法 吸痰法(aspiration of sputum)是指经由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吸痰法 临床吸痰装置有中心吸引器(中心负压装置)、电动吸引器两种,它们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吸痰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吸引器接通电源后通过马达工作产生的负压将痰液吸出吸引管道连接到病室床单位,使用时接上储液瓶和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吸痰装置※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装置 电动吸引器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组成电动吸痰器的构造 安全瓶、贮液瓶是两个1000ml的容器,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电动吸痰器的构造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吸痰法 目的评估◆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合作程度。◆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排痰能力。口、鼻腔黏膜有无异常,鼻腔有无阻塞,是否人工气道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吸痰法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病人准备 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吸痰法---计划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置盖罐2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无菌血管钳或无菌镊、弯盘,无菌手套,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牙垫。 治疗盘外置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手消 毒液,必要时备电插板等。吸痰法---计划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病人准备 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吸痰法---计划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室温适宜,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解释 。2.检查病人口腔、鼻腔,取下义齿,助病人面朝操作者。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 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儿童33~40kPa (250~300mmHg)4.连接吸痰管,试吸,保证导管通畅。 5.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持吸痰管插入气管,放松导管末端,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咽部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痰多者应间隔3~5分钟再吸。6. 反折吸痰管末端退管,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防止分泌物阻塞管腔。7.擦净病人面部,安置舒适。8.观察、记录病人情况及痰液性状。9.整理用物。 液粘稠不易吸出时:扣拍胸背滴少量生理盐水化痰药物雾化吸入吸痰法---实施 吸痰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气管切开吸痰一次一根。★2.每次吸痰时间<15s,吸痰前后增加氧气吸入,以免造成缺氧。★3.选择适宜的吸痰管,插管时不可带负压,吸痰动作轻柔,不可反复提插,压力适宜,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吸痰法---注意事项★4.如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胸背部或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5.贮液瓶液体≯2/3,及时倾倒,做好清洁消毒处理。★6.密切观察病情,气道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认证主体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