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中的几个问题.ppt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中的几个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UA-肌层非浸润膀胱肿瘤治疗 二次电切未被推荐 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电切的理论依据(CUA) 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率可以达到33.8%~36% 且有1.7 ~64%患者肿瘤分期被低估。 降低复发率。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 尽管TUR手术是Ta期与T1期患者的首选治疗 但能否切净及清除所有病灶? 二次电切—首次TUR后高肿瘤残余率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66.1 mo (range: 12–102) 二次电切—降低复发和进展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电切-国外的研究 Miladi等报道(review)首次经尿道电切后的26-83%的病例检测到残余肿瘤,术后病理分期低于实际分期的情况为 9-49%。 Makram Miladi etc,The Value of a Seco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Evaluating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urs,European Urology,Volume 43, Issue 3, March 2003, 241–245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电切-国外的相关研究 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Herr研究了1312例非肌层浸润肿瘤行二次电切,74%的病人发现残余肿瘤,低级别的Ta期肿瘤分期未升高;高级别的Ta肿瘤,约一半有肿瘤残余,15%分期升高;T1肿瘤30%分期提高到肌层浸润(T2)。 Herr, H.W. and Donat, S.M. (2008) Quality control i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 BJU Int.102, 1242–1246.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TUR的质量 不同医生施行电切后,3个月的复发率0-46%。 Herr认为首次电切后肿瘤残留率高的原因 多发乳头状瘤,尤其是T1期肿瘤伴发原位癌 膀胱容易忽视的区域,如顶壁、前壁、膀胱颈、尿道 肿瘤的边缘及肿瘤侵及固有层时,有时膀胱镜下难以看到,且有时肿瘤侵及范围广。 随着电切进行,膀胱水肿、出血、痉挛,难以分辨良性粘膜还是荷瘤粘膜。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电切-国内的研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祝恒成对首次电切后病理为T1G3期的肿瘤23例4周后行二次电切,与同期电切诊断为T1G3的37例患者对比,术后均行羟喜树碱灌注,结果:二次电切时7例(30%)有残余肿瘤,5例(23%)有肿瘤分期的升高,其中3例改性膀胱全切;随访10-18个月,实验组4例(17%)复发,对照组19例(52%)肿瘤复发。 二次电切对T1G3 期膀胱肿瘤疗效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1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洛阳市中心医院对非肌层浸润膀胱移形上皮癌 42 例,电切术后 4 -6 周再次电切,结果 :二次电切术中 33.3%有残余肿瘤 ,残余肿瘤与原发肿瘤大小(直径 >3 cm)、数目( 3 个)、高分级相关,平均随访 12 个月,11.9%复发,二次电切时残余肿瘤与复发相关 。结论 :多发 、直径 >3 cm 及高分级者与二次电切中肿瘤残余有关;肿瘤直径 >3 cm、 残余与肿瘤复发明显相关。 霍庆祥等,非肌层浸润膀胱移形上皮癌二次电切术疗效分析及意义(附 42 例报告)中国内镜杂志 2010年9月 二次电切-国内的研究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对63例高危浅表膀胱尿路上皮癌首次电切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有36例(57.1%)有肿瘤存在,8例(12.7%)肿瘤分期上升。 其中3例原位癌二 次电切后 1例发现肿瘤 ,阳性率33.3%;Ta期共有10例发现肿瘤 ,阳性率43.5%;T1期共有25例发现肿瘤,阳性率67.6%。 施卫国 冯宁翰 丛 军,浅表性膀胱癌 63例二次电切的临床观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年 二次电切-国内的研究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2022年,8月28日 利用吡柔比星被肿瘤细胞选择性吸收后在膀胱镜下形成橙色染色区等特性,用于膀胱癌治疗尤其是在二次电切术治疗中,不但能杀死肿瘤细胞,还具有示踪作用。 膀胱镜下肉眼观察仍具有盲目性大、漏诊率高及定位诊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