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少年抑郁功能恢复蓝皮书.pdf

2022年青少年抑郁功能恢复蓝皮书.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类发生在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愉快感消失为主要症状,多伴有焦 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严重者存在自杀念头,是世界范围内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 近年来,抑郁症发病趋于低龄化。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 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0%,重度抑郁症占比7.4%。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巨 大威胁。青少年抑郁症不仅是一个医学、心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抑郁症成因复杂: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应激事件等相关,由于青少年处在生命 过程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上正经历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剧变,心理上也经历自我同一性的构建等,要经 历人生中多个重大转折,如中考、高考等)。因此,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成人更加复杂,在治疗 上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目前,针对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家庭和学校等社会支持 也在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抑郁症治疗目标是彻底消除 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实现临床治愈、减少病残率。社会恢复功能恢复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功能恢复以恢复社交、回归校园为重要标志。 作为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抑郁的科普互助与解决方案平台,为客观反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恢复现 状,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各方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青少年康复回 归,渡过针对青少年患者及家长开展了调研及访谈,并结合实践项目总结撰写了这份《2022年青少年抑 郁症功能恢复蓝皮书》。本项目得到腾讯公益基金会、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以及大儒团队的联合支持。 本调研报告主要包括: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视程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现状、 医疗-心理-社会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三个部分。 报告概况 本报告以渡过在青少年患者和家长社群开展的问卷调研为基础,结合5年多来直接支持近万个青少年家 庭的经验,并抽取部分患病青少年或家长进行线上访谈: 共有2032位群友参与问卷调研,本报告选取13-24岁年龄段样本进行分析,累计合格样本量635份。 非青少年群体数据作为比对参考。 本次共有46位青少年或家长接受了线上访谈,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功能恢复所需支持及当下面 临痛点方面。 本报告结合渡过在青少年同伴支持项目以及家长支持项目中的数据。其中:青少年支持项目数据1100 份,家长支持项目数据695份。 本次报告对“功能恢复“现状的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SDS席汉残疾量表,从青少年抑郁群体在“学 习、社交生活及家庭生活”三个主要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 参与问卷的青少年数据概况 年龄分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青少年定义为13-24岁人群),本次选取本年龄段患 者进行调研。其中:13-18岁占67.24%,19-24岁占32.76%。 身份分布:问卷由青少年本人和其家长完成问卷,其中青少年患者占比35.74%,家长占比64.26%。 性别分布:参与调研人群中,女性患者占比69.29%,男性患者占比30.71%。女性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多,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与渡过社区整体青少年分布数据基本一致。 诊断程度:本次参与调研人群中,诊断重度占比43.03%,中度占比47.39%,轻度占比9.58%。 疾病诊断程度 复发次数:由于青少年群体年龄整体偏小,43.15%患者为首次发病。此外,调研结果显示,一半以上 患者经历过复发,其中22.68%的患者复发次数在3次以上。 既往抑郁复发次数 第一部分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视程度 抑郁症往往迁延不愈,即使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也还常有残留症状。STAR*D(抑郁症的 序贯治疗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经过完整的抗抑郁药物序贯治疗后,临床痊愈率为67%,但90% 以上患者仍有残留症状,如躯体症状、睡眠障碍、认知受损、自我评价低等。 抑郁症的残留症状明显损害了抑郁群体的生存质量及功能水平,尤其对处于人生成长转折期的青少 年,对学业、社交等带来严重影响。与成人抑郁相比,青少年抑郁患者和家属对于预防复发、恢复社 会功能有更高的关注。其中:功能恢复状况决定了青少年能否回归社会,并极大影响他们未来成长走 向。 1、青少年患者和家属更

文档评论(0)

151****80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4051114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