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残伤农的意思.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谷残伤农的意思 一、解释及翻译 谷贱伤农(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 \t "/item/%E8%B0%B7%E8%B4%B1%E4%BC%A4%E5%86%9C/_blank" 班固《 \t "/item/%E8%B0%B7%E8%B4%B1%E4%BC%A4%E5%86%9C/_blank" 汉书·食货志上》。? 谷贱伤农(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成语出处 班固,字孟坚,东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撰写的《汉书》讲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近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食货志》通过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的考察,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思想,对西汉所施行的财政经济措施的得失做了探讨,在如何做到“足食、安民”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解释:“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可见,“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布帛的生产及货币流通。因此,《汉书·食货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食”,下篇言“货”。在上篇中,班固提出“谷贱伤农”的观点,他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意思是说粮食价格贵了,百姓受害;粮食便宜了,又对种粮的农民不利。百姓受害就会流离失所,而农民农业受害,国家就会贫困。所以粮食太贵和太便宜都不好。只有懂得平衡,才能够做到不损害老百姓,农民也能受益。 成语寓意 如果粮食价格高,市场物价飞涨,百姓就要为糊口付出更多,导致生活普遍艰难。如果粮食价格低,又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的下降。农民粮食生产下降,产量降低,又必然使得粮食价格上升,物价高,又会反过来伤及一般百姓。成语告诉人们,无论是伤民或者伤农,最后都是互相伤害,导致人民生活动荡。只有正确执行价格政策,制订合理的农产品比价和工农产品交换比价,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才能使农商均衡发展,保护人民利益不受损害。

文档评论(0)

186****9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