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生产: 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计相对重视。 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起头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产业分布:2001 年归入国家计数指标的企业有 21000 多家,其中 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别、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 76%,控制的资产占 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益占全行业的 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 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 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 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草棉、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可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略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 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吞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 产业发展规律。 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本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二、技术: 大量先进的入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常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 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重价值性、稀缺性、难仿照性和不可替换性。 3、消费市场: 国际市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2002 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 617、7 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 18、97%。而贸易顺差额为 474、62 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贸易顺差额的 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于困境, 市场单一,不克不及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国内市场:占世界 1/5 人口的消费大国,2002 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 亿元,销售总额 10024 亿元,实现利润 336、6 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 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2008 年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 1000 元以上,农村却不到 200 元,基 本上只相当于城镇的 1/5 左右。中国大部分市场被那些 90%在中国制造的品牌所占领,服装企业竞争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4、设计: 1)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难堪真相,设计能力较弱,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服装的新产品周期 (设计、裁缝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 2 周,美国最快 4 天,而我国平均是 10 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继续往前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 5、品牌: 我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美,缺泛运 作的人力,品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但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国际服装品牌在世界 品牌 10X0 强中有 7 家服装品牌入围,中国服装只有 2 家进入中国品牌 100 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没有一个品牌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品牌,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时 尚 国际品牌的进驻、企业的结构、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中间的管理、综合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被动市场型、青果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 6、营销: 竞争: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 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竞争格局与国际大佬同台竞技,中国品牌能否打赢平价战,向二线都会扩张、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国际 平价快速时尚、快速的反应体系、国际大牌拼时尚和价格。 市场细分:新生代崛起,市场如何再细分,对于分场合着装和时尚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寻觅市 场空白点和差异化竞争方面有很多可

文档评论(0)

balizuo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