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1.2.3)--比较文学的历史教学案例.pdf

比较文学概论(1.2.3)--比较文学的历史教学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第二讲 比较文学的历史 【教学案例】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的法语是littérature comparée ,其含义既可以指“被比较、被对照的文学 品”,也可以指“比较性的文学研究”,同时还隐含了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的 意思,因此作为一种指称文学研究的名称,尽管它没有从名称上明确表明比较文学研究的 根本特征,但它在法国仍是被承认的。 在英国则完全不同,比较文学的英语名称是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最早使用这一术语 的英国批评家是马修 ·阿诺德(1822-1888)。1848 年,他从法语引进该术语,造出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一词。不过,阿诺德是在一封私人信件中使用这种名称的,这封信直 到 1895年才被出版。因此,真正最早使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现在,这一名称 已在国际比较文学界成为通用术语,不过,正如韦勒克所说:“这个词(指 Comparative Literature——引者注)的英语名称,不可能离开法语和德语中的类似名称而孤立地进行讨 论。”1 在德国,比较文学的德语是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 其实,该词用中文表 示,一般被译为“比较文艺学”。在德语里,“比较”(vergleichende )是一个现在分词, 从而使法国学派所强调的注重结果(comparée )变成了注重过程与行为;同时也将原来的 Literaturgeschichte Literaturwissenschaft (文学史)演变为 (文学的科学),从而使这一学科 从关注历史联系与事实影响的“文学史分支”变成了更注重思想探索的文学,这与德国的 学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其比较文学的名称 是效法法国而构成的,叫“Letterature Comparata ”。 在中国,早在 1904 年,黄人便在撰写《中国文学史 ·分论》中对波斯奈特 H.M.Posnett ( ,1855-1927)及《比较文学》一书作过介绍。但是,真正使“比较文学”在中国 1 [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见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38 页。 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 1931年傅东华从英文转译的法国学者洛里哀的专著《比较文学 史》。不久,著名诗人戴望舒又翻译了梵 ·第根(当时译名为提格亨)的《比较文学论》 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汉语的称谓而言,“比较文学”容易使人产生仅仅是“文学 比较”的误解,即比较文学仅仅是一种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的文学研究,或者是将不同国家 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进行比较研究的文学研究模 ,而这无疑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 substance 学科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内涵 ( )是不完全一致的。另外,“文学”一词在中文里主 要是指文学作品,而比较文学之“文学”,主要是指文学研究,因此,“比较文学”的汉 语译名并未将其本身具有的含义完整表达出来。

文档评论(0)

qingfengxu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来源于网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