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6课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16课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新课导入1911年-1919年,国内和国际分别发生什么大事?1915年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1911年 辛亥革命1912年 中华民国1914-1918年 一战讲授新课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国民政府成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颁布《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法令;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1915年-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减少比例时间国别减少比例1915年与1914年比欧洲列强约1/5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约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约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图3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图2图1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比简表①厂矿企业、投资总额增加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1912年至1921年的10年间尤其在一战期间,大生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914年,范旭东在塘沽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荣宗敬荣德生②轻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面粉)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明国初年19世纪70年代前后③沿海向内陆发展②沿海向内陆发展②沿海向内陆发展②沿海向内陆发展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三)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轻工业92%重工业8%1869年轻工业87%重工业13%1919年从力量上看:外多中少,不独立 封强资弱,受束缚从部门上看:轻多重少,不完整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三)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从时间上看:短暂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东部沿海,不均匀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四)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既增加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这就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空前打击 较快发展 短暂春天 陷入绝境 初步发展 改造新生 夹缝产生A1860 1870 1895 1912 191919271936 1945 1949 1952 1956二、新文化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现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近代中国救国探索方案(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口号性质和时间代表人物010203040506背景主要阵地标志二、新文化运动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据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袁世凯称帝标准像②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③掀起尊孔读经、复古倒退逆流(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时间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品:《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新文化运动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二卷一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二、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4、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北大之父——/xueren/xueren.htm蔡元培/xueren/xueren.htm“囊括大典,网罗众家,/xueren/xueren.htm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辜鸿铭二、

文档评论(0)

supin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