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说课.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古诗诵读《清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2从008 年开始,我国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除夕为法定假日。这是政府为了保护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而做出的有力举措。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传统节日越过越没劲,特别 是广大青少年,他们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对于清明节等 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了解得少之又少,尽管我们能享受到因传统节日 放假而带来的休闲时光,却因不知道该怎样过节而享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教会学生过传统节日,特别是内涵丰富的清明节,显 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开头设计了清明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目的是让学生了 解我国的习俗文化。 教学内容: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这首诗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有关,值得好好体会。 学情分析: 学生对清明节的习俗知道很少,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所以我在开头设计的清明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文化。 设计思路: 学习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结合图片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时,采用多种方式读,结 合制作的科技,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教 合制作的科技,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教 学诗意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教学目标: 1、认识 1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认识 1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借助 PPT 图片,想象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一、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春天的诗句,提问同学说说有哪些诗句?学生背诗 句的时候,就开始板书。 二、 第一次读---解诗题 1、 指明读课题---清明 2、 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 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 二读---悟诗情 1、 1、 学生字。 2、 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 全班交流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 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 一试。 2、全班读一读。 3、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 五、课外拓展 收集描写关于传统节日的诗。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