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例】人音版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快乐的舞蹈》.docx

【获奖课例】人音版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快乐的舞蹈》.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获奖课例】人音版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快乐的舞蹈》 《快乐的舞蹈》单元设计 单元内容综述 一、内容简介 本单元将人文主题与音乐作品有机结合,体验音乐教学“以生活经验理解音乐”的原则,以“快乐的舞蹈”为主题,选取了两首具有中国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傣族风情的《金雀轻轻跳》和彝族游戏歌曲《喜鹊钻篱笆》,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特点。基于这个年龄段的学情,体验舞蹈的“快乐”,本单元聆听选取了单簧管演奏的《加伏特舞曲》和小提琴演奏的《霍拉舞曲》,因乐曲的旋律走向具有鲜明的特点,则有利于学生对音的高低及旋律走向做出敏锐的反应。 二、作品联系 单元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 初步感知体验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舞蹈音乐特点。 2艺术表现 能用肢体语言对舞曲的基本特征做出恰当敏锐的反应。 能分别用优美连贯、热情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两首歌曲,能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演。 3文化理解 能初步了解音乐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单元教学安排 单元学习评价 ? ? ??本单元将遵循评—学—教一致的方式推进课堂的进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个又一个的聆听任务,观察学生的聆听反应,思考学习的推进进程。在演唱教学中,通过和孩子的互动演唱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当然作为一个舞蹈主题单元,孩子对不同丰富舞蹈的体验将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为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我将以个别展示与小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去鼓励孩子敢于表现自己,积累音乐舞蹈经验。 六一儿童节 1年段寻踪:?? 以“舞蹈”为主题的单元,孩子们在二上已有接触,小学阶段共出现三次,这是孩子们第二次接触,第三次则是四年级下册,因此本单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上“跳起舞”单元关注的是儿童对舞蹈的一种直接体验,而这一单元,在教学中,要始终关注作品的民族性特征,每一个作品的不同特性,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舞蹈的多样性,音乐的多元化,并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去模仿去表现,难度在慢慢升级。 2?重难点突破: 通过视听结合去走进不同的民族,感受不同的风土风情。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3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从“趣”——“玩”——“韵”,从表及里,逐层攻破。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感觉参与,律动体验,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以最大限度达成教学目的。 “趣”——走进快乐舞蹈 教学内容:《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 【教材简析】一、《加伏特舞曲》《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乐曲为D大调,2/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旋律中运用了许多断音、装饰音和八度大跳,紧凑跳跃的八分音符和顿挫有力的四分音符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构成了活泼明快又略含幽默的色彩。A段反复一次后,是乐曲的B段。它运用许多连音和保持音,使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较平稳,和A段里短促的断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半部仍保持了活泼的特性并用了许多大跳,尤其是最后一小节,连续的八度大跳更显得饶有风趣:最后A段再现,并以渐慢渐弱的处理结束全曲。二、《霍拉舞曲》乐曲《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1889—1949) 大约在1906年创作。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及小提琴、小号、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其中以美国小提琴家、作曲家海菲茨所改编的小提琴曲最为流行。乐曲为降E大调, 拍,具有轮舞的体裁特征。一开始便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婉转的颤音和飞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全曲犹如一首无穷动,主题素材不断展开,使乐曲逐渐形成高潮,最后再现主题,突然结束。【教学评价】【学情分析】 本次音乐活动的设计一切以学生为本,根据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等天性,通过聆听、感悟、伴奏、表演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与音乐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凸显舞蹈音乐的“快乐性”,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感官的直接感受,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对于舞曲风格的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二年级孩子这是第2次接触,第一次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跳起舞》,相比较之前的音乐经验,本堂课的音乐作品更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特色 【教学目标】1. ?能在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舞曲不同乐段的情绪,并与同学合作借助肢体律动、乐器伴奏等方式表现乐曲旋律、节奏的不同特点。2. ?能听辨、哼唱《加伏特舞曲》的音乐主题,感知旋律的走向。3. ?能尝试用图形谱和身体律动的方式表现《霍拉舞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1. 积累用图谱或肢体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的经验。2. 在乐曲中听辨音的高低变化,节奏密集与宽松的不同【教学准备】课件、钢琴、课件、小乐器、大白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

文档评论(0)

南洋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