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史-何艳玲-第9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选题背景及意义 论文综述 关键技术与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选题背景及意义 论文综述 关键技术与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选题背景及意义 论文综述 关键技术与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选题背景及意义 论文综述 关键技术与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选题背景及意义 论文综述 关键技术与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公共行政学史 何艳玲 著 公共行政学史 第9章 重组: 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的多元主体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本章导言 在公共行政学界针对自身“身份危机”争论不休之际,“治理”作为新兴概念迅速流行,并成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标志之一。在此之前,众多理论流派虽然观点不一,但仍然以政府及科层制为公共行政本体,而治理则扩张和重组了公共行政本体,使得行政行为不仅是政府的特有活动,市场组织也可参与其中,同时,其对公民自主与社区活力的强调,又使得公共行政学中原本关注公民权利的那些流派深感认同。治理理论并没有统一公共行政学内的分歧,或真正解决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但其最大的特性是充满活力与弹性,各种不同的理论都可以在此框架中找到相应着力点。治理成为各种理论的黏合剂。?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本章重点 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1 治理理论的兴起 2 治理理论的两大路径 3 4 治理的具体实践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9. 1 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01 02 传统政府结构与全球化的紧张关系 世界政治风潮的变化 治理理论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现实原因造成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共 问题已跳出公共机构边界”,甚至呈现全球性特点, 超出了传统的政府行政能力和边界。 在屡屡出现政府失灵的状况下,以国家、地区等为 边界解决公共问题的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迫切需 要寻求新的解决路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球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潮流,由里根、撒切尔夫人等一系列政治家推上高潮。在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政府被视为问题本身,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解制、民营化、公共服务削减、公共部门管理主义及政府再造运动使得许多部门获得半独立的地位,不再完全受制于传统的命令服从架构。 ?因此,治理理论既具有非常策略性的政治手段的面向,又具有抽象学科本体论变化的学术关怀。 ?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9.2 治理理论的兴起 治理的传统含义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 罗茨(R A W Rhodes)将治理概括为两条路径:国家中心(state centric)和社会中心(society centric)从国家中心论出发,治理是政府通过伙伴关系,把社会中其他行动者吸纳到公共事务管理中。这种路径强调政府权力对伙伴关系的主导与规制作用,政府是公共利益的最佳代言人。从社会中心论出发,治理强调依靠社会各行动者之间的自主协商,政府与其他非政府部门一样,是普通的参与者,而不是依靠权力对这种公私合作关系进行主导。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简单而言,治理可以看成是一种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斯托克(Gerry Storck)总结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是出自政府但又不局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 第二,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治理理论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意味着不再依据某一个组织和某一个集体来解决问题。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第三,主体间权力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性。在治理过程中,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权力依赖。 第四,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治理理论认为,当前社会利益分化朝着多元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 第五,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治理理论强调多样化的治理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以政治手段为主的治理方式。 公共行政学史 公共管理创新系列教材 与治理理论同时兴起的是善治既然治理理论提出改变公共行政学本体,那么伴随着新的本体论就自然需要有新的规范标准,善治就是治理的标准。按照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定义,善治的内涵包括以下八点: (1)参与。参与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代表机构间接进行。参与需要被组织起来,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有组织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