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松:四十年一觉汉声梦.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永松:四十年一觉汉声梦 翻开文本图片集 创办《汉声》44年,黄永松乐观地信任,“用传统的民间的文化唤醒现代社会迷失的人”的这一天已经到来了 林吉洋是来自台湾的社区工作人员。2022年下半年,他作为台湾浩然基金会选派的志愿者,来到北京一家NGO工作。刚到北京没几个月,他就联系访问《汉声》杂志北京办公室,他说:“《汉声》是我的童年,也是我对黄土高原想象的起点。” 《汉声》是一系列记录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主题书,创办至今已有44年。《汉声》采编团队总是行走在各地的偏远山村,采纳田野调查与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记录那些行将消逝的民俗文化。2022年,《汉声》曾出版一套共9本苏州风物志《水八仙》,前后历时两年半,采编人员先后到访苏州20余次,记录了莼菜、茭白等8种生长在苏州的水生植物,还有一本是“检讨”,水八仙何去何从—水八仙已经是苏州人生活中渐行渐远的植物了,既然要做苏州,为何不做名甲天下的苏州园林?《汉声》大陆区负责人林淑丽在一次演讲中道出了答案:“我们在中国走了许多地方,看到土地变成工业园区,湿地人住到20层楼了,他要去种地,要从20层楼下来,和几个人包车到很远的地方种植物,我们出书救救水八仙,把这些风物记录下来让大家重视。” 这是《汉声》对待每一本书、每一个选题的态度。在出书之前,他们并不会去算出一本书能卖多少钱。《汉声》创办人、总筹划黄永松称,“我们不会做生意,只是觉得有需要就去做了。”而在台湾,这些就是他们文化的母体,是他们的根。在《汉声》北京办公室,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记者见到了72岁的黄永松。他身着淡蓝色布衣,面容清瘦,在地上铺上褥子,垫上凉席,打坐式地盘腿而坐,与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记者边喝茶边聊文化。他乐观地信任,“用传统的民间的文化唤醒现代社会迷失的人”的这一天已经到来了。 负责任地传,渐渐地承 文化工作不行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像黄永松和他的《汉声》团队所做的“小传统”文化。 “大传统”和“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于《农夫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二元分析框架。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上层人士、学问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则是在农村多数农夫所代表的文化。 大传统文化有学者的著作论述,有各大博物馆的分类呈现;小传统文化则散落乡野,需要守护它的人下到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捡起来,且做这些工作的人通常不被关注。当时《汉声》要做“苏州水八仙”这个题目让黄永松四周的朋友大跌眼镜,不过黄永松从中查找到了意义。“大传统文化农村里的老太婆能看得懂吗?我们要做的是与每个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小传统文化,对水八仙的关注与反思也就是今日苏州人如何对待植物、对待生态的问题。” 《汉声》于1971年创办于台湾,它的前身《ECHO》为英文版,旨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到了1970年月中后期,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开头富有起来,于是有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经济进展太快了,年轻人都向外看,要他们理解传统文化很难,应当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时机。”有朋友告知黄永松。也有朋友在看了几期《ECHO》后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给自己人看呢?” 1978年,《ECHO》改成中文版《汉声》,意为“大汉天声”。 “古与今,东与西,我们是处在中间,处理中间通道的机构。假如没有中间通道,文明是断裂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中间负责任地传,渐渐地承。”黄永松语速平缓地向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起《汉声》要做的事。在这一过程中,黄永松和他的团队亲眼目睹地方的民俗行走在消逝中,年轻一代越来越扔掉传统的东西,但他们却甘之如饴。“做小传统文化工作就是这样一个规律,有时心情有点悲壮,但四十多年了我们始终在做,这就是意义的问题了。”黄永松说。 《汉声》早期出版过一套《中国结》系列丛书,它将这一中国民间编织艺术总结整理成11种根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之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的名字借着《汉声》,由台湾传回祖国大陆,并进一步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夹缬是一种流传在浙江苍南县一个小山村里的服装印染技术。2022年前后,黄永松为做夹缬的选题来到这个村子。夹缬作坊的仆人说,现在人们已很少使用这种布料,他已经打算要打掉染缸关闭作坊了。黄永松于是在后来出版的《夹缬》一书开篇写下声明,呼吁杂志订户和朋友来认购夹缬,共同挽救这种马上失传的民间工艺。 说起《汉声》这样一步步地传承民间文化,黄永松用“小题大做”来形容。“传的工作,我们很仔细,很认真,小题大做,悉数求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1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房建及风电等相关领域安全管理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8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