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和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2 信息采集的方法 7.2.1 直接观察法 7.2.2 社会调查法 7.2.3 文献阅读法 1.获取阅读材料的途径 (1)购买 (2)索取 (3)交换 (4)委托复制 (5)网上下载 (6)文献检索 2.文献检索的思路 ▲文献检索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检索工具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它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可找专门介绍文献检索的书籍来学习,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文献检索的思路。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 2. 文献检索的思路 文献检索中存在的思路通病 (1)想找参考书,不知哪里有,捧着书名目录翻 (2)随手抄一个目录盒,从头到尾地去翻 (3)抄了一大把索书单,只借到一两本书 (4)不知道怎样去找期刊论文,在期刊架上一份期刊一份期刊地翻 应该查分类目录 应该按书名首字笔划、笔顺查 应该注意登录号 F224.1 经济信息与管理 85 黄学忠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 358页, 大32开, 定价:2.30元 ○ 应该查馆藏期刊目录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 寻找专业对口的报刊 ▲在院资料室、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根据刊名的相关性,查馆藏期刊目录,寻找对口的期刊。 优点:方便,可以获得文献的全文 缺点:漏检的可能性比较大 ▲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优点:可以获得较全的相关期刊刊名 缺点:尚无文献线索,仍可能漏检(刊名判断失误) 寻找相关的论文 ▲已知论文发表的期刊刊名、刊期 ▲只知论文题名,不知发表期刊刊名 ▲只知论文作者名,不知论文题名和发表刊名 ▲只有课题要求,没有具体论文线索 2. 文献检索的思路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 下载论文 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输入刊名、题名、作者或主题词 寻找相关的论文 下载论文 查万方数据库期刊子系统 根据期刊类别查找 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或国家图书馆期刊库 输入刊名、题名、作者或主题词 得一批论 文的刊名 和刊期 借阅 或复印 论文 有 向期刊编辑部邮购 无 网络搜索 查学校或市图书馆 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 馆藏期刊目录 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邮购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 查《新华文摘》的 各期目录或年度总目录 寻找相关的论文 书面搜索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 第7章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7.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7.2 信息采集的方法 7.3 信息存储的方法 Qiyexinxidiguanlichengxuhefangfa ★ 第一页,共五十页。 7.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7.1.1 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1)“真”,包括:真实、准确、完整。 (2)“快”,及时。 (3)“多”,信息量大,内容系统、连续。 (4)“准”,相关、适用,有使用价值。 第二页,共五十页。 信息采集的要求 1.“真” (1)真实:是真正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 (2)准确:对真实信息的表述是准确无误的。 (3)完整:准确表述的真实信息的内容完整无缺 。 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方法: ▲信源真实可靠,以求真实。 . ▲采集时不带任何框框,以求完整。 ▲尽量减少各种干扰,以求真实。 ▲提高表达能力,以求准确。 (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结果) ▲剔除不真实的信息,核实模糊性信息。 第三页,共五十页。 信息采集的要求 1.“真” 2.“快” (1)信息自发生到被采集的时间,越短谓之越快 (2)急需某信息到被采集的时间,越短谓之越快 (3)采集某任务所需全部信息的时间,越少谓之越快 3.“多” (1)信息量大(相对于信息需求和采集时间而言) (2)内容系统、连续(含:信息内容、采集工作) 4.“准” (1)适用(直接满足信息需求) (2)相关(采集时只能以此为标准) 保证信息采集“快”字要求的方法: ▲积极主动,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变化 ▲行动迅速,发现苗头立即捕捉所需信息 ▲采集方法要科学 ▲采集手段要先进 第四页,共五十页。 7.1 企业信息的管理程序 7.1.1 信息采集 1.信息采集的要求 2.信息采集的准备 (1)采集目的的准备 这是指在采集前明确信息采集的目的和需求。 (1)显性需求的准备: 明确即可 (2)潜性需求的准备: ▲这是管理者事先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对管理工作有用的那些需求。 如:杨谷对P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