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docx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日益重型化及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之设计、施工、养护、使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路面的损坏,目前国内很多高等级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有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对于沥青路面,上面加铺沥青层施工方便且能显著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对于水泥路面,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原有水泥路面可以提供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加铺层可以提供摩阻系数高、平整度好的表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然而,国内外对原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至今仍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施工工艺可行且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和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本课题研究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铺筑的试验路为应用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尤其是西部具体情况,针对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后的路面状况,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旧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作机理,提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与施工技术指南,对今后高等级公路加铺沥青层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研究工作概况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5 318 812 13)自 2005 年正式立项以来,由主持单位长安大学以及参加单位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组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要求,组织召开了研究大纲专家评审 会,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制订了详细、切实可行的研究大纲及进度计划,初步 确定了课题配套工程及现场试验观测路段。随后,项目组组织研究人员并联系合作单位,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在 2006 年补充了课题参加单位:中交第一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采取资料调查整理、现场测试、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 相结合的方式,在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我国部分高等级公路为主体,以实际工程为依托,经过 3 年多的研究,对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检测、评价、典型加铺层结构试验段及室内外对比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从而开展了 “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评价与处治”、“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评价与处治”、“沥青加铺层结构工作状态”、“沥青加铺层材料组成研究”、“原有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方法与软件”、“原有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方法与软件”、“沥青加铺层施工技术指南”、“试验路铺筑与验证”、“沥青加铺层相关设备仪器开发”等多项专题研究工作,并得到一批有价值且可供工程应用参考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为我国沥青路面加铺层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研究成果特点 创新性:该项目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关键技术脱空判断方法、自补偿式板底灌浆材料、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加铺层结构层间工作状态及夹层的最佳位置、加铺层材料及技术要求、层间处治材料及技术标准、层间专用设备及施工方法、加铺层典型结构、加铺层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等方面均有创新。 系统性:综合技术含量较高。不但考虑了路面加铺结构本身的合理性和使用年限,同时采用的一系列技术,从评价、处治、周边环境、防水、设计、施工措施等系统地为路面加铺结构提供了支持条件。 成熟性: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吉林外环试验路、G104 徐州机场试验路及陕西 4 条高等级公路,通过近 2 年的通车检验,推荐的典型结构没有出现传统沥青加铺层的早期病害。 经济性: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上,显著地减少了养护费用,间接产生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主要研究成果 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评价与处治 首次提出了基于板中、板边弯沉差及唧泥高度为一体的板底脱空判别方法与标准,有效解决了目前准确判别板底脱空的难题。 静弯沉检测 动弯沉检测 动静弯沉值脱空判别标准 (单位:0.01mm) 脱空程度 脱空程度 板边中点与板中弯沉差 板角与板中弯沉差 静弯沉标准 u 10~20 20~30 >30 B 动弯沉标准 u 2~5 5~10 >10 F 静弯沉标准 u B 动弯沉标准 u F 轻度脱空 中度脱空重度脱空 15~25 25~35 >35 3~6 6~12 >12 脱空程度唧泥高度轻度<10中等10 脱空程度 唧泥高度 轻度 <10 中等 10~30 严重 >30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境外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