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读书交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话,在实践中改变>> ----读-吴正宪丛书有感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文杰 与名师对话,在实践中改变 大家好,我是来自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李文杰 ,今天,我分享交流的题目是《与名师对话,在实践中改变》。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所以,我爱书,爱与名师对话。是什么? 让一个 16 岁就踏上三尺讲台的小女生, 成为数学大师? 是什么? 让一位教师在教育之路上一走就是四十年。 带着好奇,带着崇拜,我走进了他——吴正宪,在阅读中,我感概万千。 我想: 若不是对课堂的痴迷,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 又怎能在教育生涯走中这么深远。 我想: 只有痴迷课堂的人,才能在备课时,细心雕琢,做到精心设计; 我想: 只有热爱学生的人,才能不断地了解 学生,做到有教无类; 我想: 只有执着教育的人,才能以育才为己任,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2016 年 9 月我满怀欣喜的踏进了小学校门,自认为我的工作是勤奋的、努力的,感觉只要每节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预设的目标,那么,我就是一位成功的数学老师。自从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师徒结对活动,聆听了名师的报告,拜读了吴老师的教育书籍,让我找到了差距,看到了自己教学的不足,以致于开始对自己有很多的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的课堂设计,不满意,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满意,自己的教育方法,甚至有时怀疑自己选错了方向,不适合教育行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而我,很多时间充当的就是那个坏的老师。我想:与其在懊恼中对自己充满怀疑,为什么不试着改变自己?而吴老师的这四本书恰恰是我改变提升的指路灯。 一、改变观念,谨记登高方能望远 一直以来,每拿到一本新教材,我都会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 大致熟悉教材涵盖几个章节,每个章节有什么知识,重难点是什么,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本以为这样就过好了教材关,但当了解到吴老师刚参加工作时,就找来了 12 册教材,把全册教材中所有的例题、思考题以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状图时,我震撼了,当了解到吴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博览了大量的数学书籍、研究古代名题、趣题、难题,演算用的草稿摞起来比写字台还高时,我汗颜了,当知道他还精心整理了《思维训练题》、《趣味数学题》等学习笔记时,我彻底觉悟了, 原来自己做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没有真正的过好教材研读关,教材是教学的基石,整体把握教材和深入解读教材,不仅要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还要解读教材上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都告诉我们的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所蕴含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争取做到脑中有树,心中有数,教学有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师只有站的高,看的远,才能带着学生走的远。 二、改变态度,乐观的接纳学生的错误。 很多时间,我都会因为学生对知识理解错误而生气、焦虑,读完了吴老师《课堂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篇文章,我才明白,犯错,是学生成长中的必然经历,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转变。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有宽容、平和的心态,有接纳错误的勇气和胸怀。有了这个认识,在执教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中,解决王阿姨用一根 25m 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 1.5m 长的丝带, 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问题时,我找了两位学生演板,结果一位用进一法,另一位用去尾法。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并没有直接的去评价,而是让两位同学各抒己见,表达观点,结果出人意料,做错的同学第一句话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错在了哪里,非常赞成另一位同学的做法,此时同学们也纷纷点头赞同。听到这里,我感到很欣慰,也给予了两位同学表扬。整节课感觉到了从所未有的和谐和愉快。 三、改变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在吴正宪老师的评课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有才”与“好失落”——评丁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这一课。在这堂课里,丁老师对回答正确的男孩评价为“你的话不多,总是非常精要”。对回答偏离预设目标的女孩评价道“对称轴今后我们会学到,请坐”。课后吴老师对这两位学生进行了采访,男孩说:老师更有才,从男孩真有才的回答中,看到了他的自信,读出了他的喜悦,他的情绪中涌动着继续喜欢数学的动力。而女孩说好失落,女孩语气低沉的话敲击着我的心灵!不经意间,我们打击了多少原本兴高采烈、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童心!给多少孩子泼了冷水,我们可曾听过他们受打击后的心声? 老师的评价就是一把双刃剑,对符合教学预设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表扬,而对于不符合教学预设的发言,我们更应该细心呵护,因为,这样的发言恰恰是课堂的生成!是啊,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让我们用心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境外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