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u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概述 1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 1.3主要工程卷 2 1.4持续时间目标 2 2.编译依据 2 三、施工准备 3 3.1施工用水 3 3.2建设用电 3 3.4施工工作面 划分3 3.5材料准备 3 4、施工方案 3 4.1生物滞留区 4的建设 4.2搁浅雨水花园建设 5 4.3雨水管施工 8 4.4透水管和集水透水检查井建设 15 4.5渗渠施工 17 4.6 19号湿地池建设 五、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19 5.1人员配备计划 20 5.2机械设备配置方案 20 6. 质量保证措施 20 七、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21 八、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2 8.1文明施工措施 22 8.2防尘措施 22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述 海绵城市项目包括两部分: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和排水(管网)项目。总体而言,绿线内海绵城市建设是从“设计雨量标准和超量雨量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的。设计降雨标准内的雨水通过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和使用”。雨水在场地内消化后不外排。多余的降雨由排水管网收集和输送,最终排放到周边地区。市政雨水管网或河流水体。 本次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滞留区、滞留雨水花园、雨水管网、渗渠等。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项目基础工程区浅部(10m以内)地层除人工充填外,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河流冲积层和湖泊地层。这些层从上到下描述如下: 1)主土层:第一层为人工填土(Q4ml),褐色至黄褐色,部分灰褐色,微湿,疏松至微密,新堆积或回填的土层,主要来自附近基坑的开挖。废弃河道和嘉鲁河道的疏浚土以淤泥和淤泥为主,夹杂一些粉质粘土团块,偶有腐殖质、植物根系等,成分复杂。淤泥,耕作的土壤。该层土壤分布不连续,部分河段缺失。第二层是粉砂、粉质粘土(Q4al)。粉质黏土,黄棕色,部分灰棕色,软塑~塑,无摇动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有薄层淤泥,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厚0.7~2.0m;第 3 层:粉质粘土 (Q4al)。棕黄色,可塑性,无摇晃反应,韧性中等,含淤泥夹层和镜体,层间不连续,局部缺失。第四层:粉质粘土(Q4al),灰棕色至灰黑色,有延展性,中等干强韧性,无摇晃反应,含少量有机物。该层厚度总则为3.4~4.1m,局部河段未出露,分布不连续,在局部河段为淤泥。第五层粉末,细砂(Q4al),灰色至黄棕色,饱和,中密至密,颗粒级配总则,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 2)场地内无液化土和软土,为总则建筑抗震区。场地土壤属于季节性冻土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8cm; 3)河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轻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轻微至弱腐蚀性。场地土壤对混凝土结构有轻微至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轻微腐蚀性。 1.3 主要工程量 海绵城市项目主要工程量估算表如表1-1所示: 表 1-1 海绵城市项目主要工程量估算 序列号 项目名称 单元 工作量 评论 1 生物滞留区 ㎡ 12384 2 保留雨水花园 ㎡ 34102 3 渗渠 米 4629 4 D300二级钢筋混凝土管 米 634 5 D400二级钢筋混凝土管 米 180 6 D500二级钢筋混凝土管 米 37 7 DN200渗透管 米 811 8 沟壑 个人 二十一 9 雨水沙井 个人 13 1.4 持续时间目标 本项目开工日期为: 2019年2月20日至2019年6月30日。 2. 编译依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试行)》; 2.《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 3.《郑州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4.《郑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30年)》; 5、《郑州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6、《城市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 7.《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 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9、《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0.《混凝土排水管基础及接口》(06MS201-1);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用水 由10吨洒水车取自附近市政管网,作为土方开挖、养护和道路降尘的水源。 3.2建设用电 现场施工使用的电器少,用电区域分散。现场建设用电方案是在附近乡镇引入市政电网。远程工作面可配备两台100KW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一台备用)。现场施工用电按JGJ46-2005相关规定采用TN-S系统供电,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3.4材料准备 本项目所需

文档评论(0)

181****3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