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pdf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 第_节 儿科发展史(每一分期的医著医论)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知道,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 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 保健,以及各类 疾病预防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闵经》。提出“纯阳”理论。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闵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 比旭日 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 无阴或阳亢阴 亏之体。 儿科称为专科是在宋代。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著有〈〈小儿 药证直 诀》。 儿科四大证:痞、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 方论》。 清谢玉琼〈〈麻科活人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 及其 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提出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 淡 滞定虚实” “风轻、气重、命危”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分期) ~ 4040 ;(( 2828 7 ⑴ 胎儿期受孕 分娩,共 周 胎龄满 周到出生后 足天, 定为 围产期。) (2) 新生儿期出生~28天; (3) 28 1 ; 婴儿期出生后 天~满 周岁 ⑷幼儿期1~3周岁; (5) 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 (6) 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生理常数)小儿生长发育(生理常数) 一、体格生长 1、体重:清晨空腹排尿仅穿单衣 3 初生: 公斤 1~6个月: 体重=3+0.7*月龄 7~12 =7+0.5* ( -6)=4+0.5* 个月:体重 月龄 月龄 2~12 = ( -2)*2+12=8+2* 岁: 体重 年龄 年龄 2、身长:初生: 50 厘米,第一年增长 25 厘米。2~12 岁:身高 =70+7*年龄 3、闵门:前闵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闵在部分 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应在生后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应在生后 2~4月内闭合。(闵门早闭 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闵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 见于解 颅(脑积水)、佝偻病;闵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闵门凸 出多见于 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4、头围:初生:33-34厘米。头围小者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 增长过速则提示解颅。 5 32 1 , 44 ;2 、 胸围:初生 厘米。 岁时,胸围接近头围 约 厘米 岁以 后,胸围超过头围。 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6 4~10 2~2.5 。 2 、 牙齿:出生后 个月开始出牙。 岁出齐 岁以内: = -4 ( 6) 牙齿数 月龄 或 。 7、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 8、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mmhg=80+ ; = *2/3 收缩压 密龄 舒张压 收缩压 二、智能发育

文档评论(0)

芹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