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刘禹锡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 课 堂 实 录 制作者:湖南华容县团洲中学李宏华 2 0 1 8 年 4 月 2 5 日 ​ 课件制作:湖南华容县团洲中学李宏华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 作者作品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唐代文学家。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同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时写了这首诗。 ​ 1.“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    (1)逢秋悲秋的传统开始于战国时期楚国,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作品《九辩》中,其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给后来人写秋奠定了一个”悲“的基调。 (2)本册哪篇文章可以印证? 《天净沙秋思》在写景的基础上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散曲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 2.“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1)“我言”:体现了诗人的自信。 (2)“春朝”:泛指春天。“春”点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寂寥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句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万里晴空,一只仙鹤凌云飞起。 (1)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2)“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 (3)”排“:冲开。 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 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 4.“便引诗情到碧霄 ”: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1)“引”:独树一帜,好像在鹤的引领下到碧霄。 (2)“碧霄”:蓝天。 (3)“诗情”: 豪情壮志。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即使面临挫折,也要乐观面对的良好心态。 ​ 比较《秋词》和《天净沙秋思》 同:作者都处于人生低谷,都写秋天 异:1,情感不同。 《秋词》表达作者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2,体裁不同。《秋词》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元代散曲的一种。 ​ 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默写全诗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 课后作业 1,默写《秋词》这首诗。 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哪些事物? * 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天的什么迥异态度? * 激越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