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师教案.doc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师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师教案 学习目的: 1、朗诵全词,指引学生在朗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领悟辛词用典特点; 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领悟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检查背诵默写 (2人到黑板上默写,其余人自己默写。随机检查几人背诵。)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震天动地勾起了苏轼的无穷联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对照,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想, 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解题,介绍作者,认识背景 1、解题: 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2、介绍作者: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需认识一下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请 同学读一读: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 陷区情形,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弘愿。21岁时,他就组织义师,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 活抓叛徒。因为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受到朝中投诚派的伤害,多次被贬,一世不得志,于 岁时逝于江西。 辛是南宋词人中最优异的代表。其词无论数目、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 之龙”。其词豪迈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迈派词人的代表。有《稼 轩长短句》。 3、认识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素来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此后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慰史, 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为了牢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 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批的准备工作,一面派遗人到金国侦探形势虚实,一面 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豪 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活力盎然的《永遇乐》词。 四、朗诵课文、正音正句。 (当时韩侂胄当权,他想对金用兵来提升自己的声威,其实不是像辛弃疾相同致力于收复, 因此其实不踊跃备战,辛弃疾认为伐金必然要充分准备,不能够轻率从事,不然会重蹈覆辙,使北 伐陷于失败。在这类状况下,辛弃疾登临北固亭,览景抒怀,写成了这首千古名篇。) 1、学生自由朗诵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注意: 读正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觉一下作者的情怀。﹙学生朗诵全词,教师巡视指导﹚) 2、点名学生朗诵。 (这是一首豪迈词,应该读得大方激动一些。结合时代背景,本词又充满了悲壮、悲忿。) 3、学生齐读 五、研习课文,品尝用典。 此情此景之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 用典。 (介绍用典的观点和特点。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借祖先来抒发自己的 情怀。 方法:1、弄清典故的意思(没学过的会有说明。) 2、理解用典的企图。(表达作者的感情)) (一)研习上阕: 1、师读上片,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谈谈上阕四句话的意思。尔后发问: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平时巷陌。) 2、上片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国都,并且能够打 垮来自北方的入侵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 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 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豪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豪了。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平时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其实不阻挡他立功立业,一句 “想当年”,刘裕率领人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派。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 敌救国的心情。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立功立业的英豪人物,并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感情的词语、句子,并谈谈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 感情?寄望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觅”、“英豪”、“风流”、“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正确地表现 了作者对英豪人物的恭敬、仰募与神往。 释词:风流:才略建树、英豪遗风。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信心恢复中原的弘弘愿向,同时借古代帝王来嘲讽南宋统治者昏庸无 能,辱没乞降。 4、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何? 明确: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立功立业,更表现了“谋事在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 英豪的仰募。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颂扬不单是神往他的英豪业绩, 还含有“若是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企图就能被采纳”的意思。 5.两位相同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用这二

文档评论(0)

186****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