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4 对比阅读有良方.docx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4 对比阅读有良方.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高考古诗词阅读难点突破——对比阅读类主观题如何做答? 考前点睛微专题四:对比分析同中找异 分类识记熟悉题型 【命题解读】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 析评价;从目前些来看,命题多会就课岂会所学的古代诗文进行对比阅 读。答题思路:(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 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 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 要注意点 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 【考题能力考察点】在近年的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 其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较分析能力) 而逐渐成为新宠。 【具体考察内容】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 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 面设题。 【突破重点】从学生实际来看,存在以下问题:没见过或不熟悉题型,耗时长,得分 低。根据历次此类题型训练情况,将训练比较鉴赏思维和提升“同”中求“异”能力确定为 诗歌比较鉴赏考前微专题的重点点。将诗歌“意象、技巧、感情、风格”比较鉴赏作为复习 突破点。 【比较阅读类题目答题技巧】 1.审题。看题目要求,是从哪一方面 (意象、技巧、感情、风格) 来进行对比分析? 是回答相同、不同还是异同?对于没见过或不熟悉题型,要领会命题意图, 以生考熟,题 目问多样,情境任务不一,但实质上考察的还是古诗鉴赏常规考点。 2.读诗。一切答案从诗句中来。读懂诗家语,理解诗意是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来就 题目要求,找相同,析不同。 3.专业。这里的专业,是指古诗鉴赏的专业知识。答题时一定要有这些专业知识作支 撑。诸如“意象、技巧、感情、风格”类的相关知识点,考生在一轮复习基础上要巩固和 提高。对比阅读是对这些知识更高层面的考察,二轮复习要在一轮复习上有综合性的提高。 4.条理。条理就是规范。主观题虽然有主观因素,但是从这些题目的答案组织、得分 要点、评分标准来看,答案大方向几乎是固定的。 比较阅读的难度就在于找到比较点,扣 住得分点,条理化呈现。所以,比较鉴赏思维和提升“同”中求“异”能力是训练重点。 5.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是让考生熟悉这类题型,并在答题方面进行技术指 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践,是在大量的试题实践中感知这一知识点的精髓,掌握解答此 类题目的能力,并能触类旁能, 以不变应万变,在规范答题、答题速度、得分率上得到切 实提高。 2 【真题示范】意象类 【高考典型例题】物象、人物对比分析 ·诗歌中的物象与人物对比 (“苦笋”与魏征) 【2020 课标全国Ⅲ】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苦 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 ,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 ,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 他很妩媚。 ★★ (比较阅读题型)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15.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 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 到认可。 【审题】题目要求就“苦笋”这一物象,联系历史人物魏征,就二者的相之处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先想一想“苦笋”有什么特点,“苦”就是其特点。由物及人, 自然想到“忠言 逆耳, 良药苦口”,历史上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从竹笋之“苦味”联想到魏征之“苦 口”,这是相似之处。但仅答题此点,难得满分。诗人写笋,写的是一种精神。由自然之物, 联系社会人生,或悟明人生哲理 ,或表达人生志向,或以物自况托物言志,这是诗家套路。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苦”以“节”来定性,知“苦”是一种节操。正如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诗人笔下的笋“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有“耿介”之个性和节操。所以,“苦味”“苦口”只是表层,深层的是其“耿介”的精神品 质、性格特点。由此联想到人与物的相似之处,方才品得诗歌的真意。 【真题示范】表现手法类 表现手法对比分析 ·从表现手法证实作者的创作风格 (同) 【2021 届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一模】 赠怀素草书歌 (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