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ppt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 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 二、阮籍与嵇康 “师心遣论”与“使气命诗”是其所同 “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文心雕龙·明诗》)是其所异。 诗歌方面,阮籍五言写得好,嵇康则长于四言。 (一)阮籍 1.阮籍的矛盾、孤独、含蓄 2.阮籍的人生形态 (1)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2)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3)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挟酒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 (4)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之若仇。 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钟嵘《诗品》评阮籍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正始之音 李善《上文选注表》:“虚玄流正始之音,气质驰建安之体。” 危机与幻灭感 苦闷、孤独、慷慨不平 请在阮籍诗中找出与这些内涵相对应的意象 其三: 佳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址。一身不自保,何况怜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1)阮籍的咏怀诗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 建安与正始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代背景与文学自觉 建安文学:三曹七子 正始文学:竹林七贤 慷慨悲凉 魏晋风流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196)...........................(约400年)......... (589) 一、 魏晋南北朝时代特色 (一)乱世、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 社会处于极端恐怖的状态中,士人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心中充满了苦闷,内视生命 政权更迭频繁,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士族门阀制度造成士族与寒门矛盾尖锐(九品中正制) 动乱中的人伦劫难 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           ——《后汉书》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二、乱世之音 文学自觉 慷慨悲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①忧患意识   ②苦闷的生命感悟   ③鲜明的自我意识、个性追求   ④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自觉)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三、文学自觉的表现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2)与经学分离,史书为文学家立传,如《后汉书》立《文苑列传》、萧子显《南齐书》立《文学传》 (3)文学总集的编纂,如挚虞《文章流别集》、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 (4)文学理论的勃兴,如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5)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探索 魏晋南北朝文学主要脉络 1.建安文学(196-220) 2.正始文学(247年正始八年以后,玄学与玄言诗) 3.太康文学(280-289) 4.山水田园文学:陶渊明、谢灵运。 5.宫体诗(萧子显、萧纲、箫绎) 6.永明体(沈约、谢朓、王融) 7.骈文和俳赋 8.文学理论著作(钟嵘、刘勰) 9.南北朝文学的融合(庾信、宋之问) 乱世文学的三大主题 生死:战乱,人生无常、生命脆弱。 游仙:现实残酷,失望,投向神仙世界。 隐逸:庄子——屈原——淮南小山——归田赋——曹植——郭璞、陶渊明 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魏晋人所追求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即“魏晋风流”,这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