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复习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过程、资源、组织结构和程序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两种推动模式 ①受益者推动方式 ②管理者推动方式 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①教育培训、统一认识②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③组织落实, 制定计划④现状调查和分析⑤调整组织结构,合理配备资源⑥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特点:可操作性、可融合性、可检查性 5、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及改进:四个环节: ①重点培训执行层 ②重视信息的管理 ③质量体系的审核和评审 ④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质量审核分类: 产品质量审核 (过程)工序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 7、第一方审核: ①作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手段②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前的准备第二方审核:提供对组织的信任依据 ①有合同意向时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第三方审核: ①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能够有效运行。 ②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以认证注册。 ③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 ④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8、质量认证: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一个公证机构(第三方)对产品或质量体系作出合格评定。 9、 10、中国认证制度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授权机构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 第二层次:认可机构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第三层次: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 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第四层次:企业 申请后接受认证机构的检验、评审和监督 11、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 12、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的核心。 13、工序质量波动的形式:偶然性波动、系统性波动。 14、抽样方法:简单随即抽样、间隔随即抽样、分层随即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15、工序能力指标的用途: ①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②协调工序间相互关系③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 16、质量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工作内容: ①明确产品的质量特性,并对其规格要求作必要的说明; ②明确质量特性的计量单位和方法; ③明确产品或产品批的比较基准; ④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或装置,规定检验程序; ⑤进行实际的测量; ⑥与基准进行比较后做出是否合格的判断。目的:(职能:鉴别、把关、报告) ①对产品作出符合性判断; ②对工序实行质量控制; ③提供重要的质量信息,以便企业更好地加强质量管理; ④增强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17、质量检验的分类: ①按阶段分类:预先检验、中间检验(工序检验)、完工检验(最终检验)、包装分发检验 ②按场所分类: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③按方法分类:理化检验、感官检验 ④按数量分类: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18、抽样检验:①抽样方案的设计与N 无关 ②大样本的抽样方案对于区分优质批和劣质批的能力较强 ③采用较大的样本容量n 和较大的合格判断数是比较好的 应用范围: 带破坏性的检查项目;产品数量大;测量对象是连续体;希望节省检查费用;检查项目较多。方式: 计量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计数标准型抽样、计数调整型抽样)、一次抽样检验、二次抽样检验、多次抽样检验 19、百分比抽样的不合理性:总体越大,样本越大,接受概率越小。 20、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工作质量成本:企业为达到和保证规定的质量水平所耗费的费用。 包括:预防和鉴定成本(投入性部分),内、外部故障成本(损失性部分)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向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而作的论证和证明所支付的费用。目的和意义: ①可以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②可以促使质量管理人员树立经济观念; ③可以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动力; ④可降低企业总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设置原则:由窄到宽、由粗到细、由局部到全局普遍认为预防成本接近质量成本的 10% 较好 质量损失成本的较理想比例是占质量成本总额的50% 21、 ①Ⅰ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70%、预防成本<10%,寻找突破性改进措施 ②Ⅱ合适质量区域:损失成本≈50%、预防成本≈10%,如不能找到更有效的改进措施,应把重点放在控制上 ③Ⅲ质量过剩区域:损失成本< 40%、鉴定成本>50%,研究检验费用,放宽标准,减少检验22、用户满意导向:生产导向、产品导向、用户导向 23、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技术质量(客观的)、功能质量(主观的) 24、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过程、资源、组织结构和程序。 25、服务质量差距分析:(1)服务质量感知的差异(2)管理者认识的差距(3)质量标准差距(4)营销沟通的差异(5)服务交易差距 26、服务质量=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