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阿Q正传(节选)》 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docx

5.1《阿Q正传(节选)》 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5.1 阿Q正传(节选)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把握故事情节。 2.解读阿Q的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敢于正视人性的弱点,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阿Q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难点:理解如何运用生动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阿Q正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署名巴人,载《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小说共九章。鲁迅自述:创作本篇“实不以滑稽或哀矜为目的”,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命运的描写,着重揭示了由于长期的屈辱地位和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而造成的精神胜利法这种不能正视现实的性格特征。作品把这种变态性格和心理,作为当时大多数国民具有的精神弱点加以暴露和批判。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硏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料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写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突出了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我精神摧残的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写阿Q欺软怕硬,揭示他身上的劣根性。阿Q与王胡比“丑”、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调戏小尼姑,这三个片段都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示。 四、学习课文 1、阿Q用来保持内心平衡的这种方式有什么特征?鲁迅称之为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 特征:在现实中处处受凌辱,在精神上只能以自欺欺人来获得安慰,以便在黑暗的社会中能继续苟且偷生,这便是鲁迅称之为“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实质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手段,是一种奴性的典型表现。 2、在小说节选部分,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妄自尊大:“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②自欺欺人:对于头上的癞疮疤,先是忌讳,后来是自诩“你还不配”;被人打后,心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③自轻自贱:被逼说人打畜生时,他自轻自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又高兴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 ④自我摧残:当他赌博赢得的洋钱被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自打嘴巴以假想打的是“别一个自己”而转败为胜。 ⑤畏强凌弱:被王胡撞头和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调戏小尼姑。 3、我们知道阿Q生活在未庄,未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明确: 这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封锁的村镇。代表封建势力的赵太爷和曾经留过洋的假洋鬼子等统治着一切。社会下层的农民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甚至相互争斗。未庄人看不起城里人,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时放切细的葱丝而不放半寸长的葱叶。这些都反映出未庄落后、封闭的特点。 4、这种病态的根源在哪里? 明确: 地主阶级对阿Q的压迫、剥削和奴役,才造成阿Q的极端和落后。阿Q之所以不能起来反抗,而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也是反动统治阶级对他政治上迫害和思想上毒害的结果。 5、阿Q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明确: 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身处社会底层,受到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但他竟能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基本元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所有未庄的居民,阿Q全不放在眼里,对赵太爷和钱太爷也“不表格外的崇奉”。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打败了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而求饶;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竟然自打嘴巴,用自残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 ②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阿Q很爱面子,处处都想胜人一筹。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甚

文档评论(0)

helonghui09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