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pptxVIP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半坡 河姆渡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代表两种不同自然环境的典型农耕文化 你知道南方和北方存在哪些明显差异吗? 北方(黄河流域)地处温带 冬天寒冷干燥...... 南方(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 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较寒冷、干燥 雨水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一、河姆渡人——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约7000年左右。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他们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 南方气候潮湿,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通风,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房屋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水井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河姆渡出土植物之稻谷 水稻好暖、喜湿、短日照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农作物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骨耜 骨耜 耒耜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陶器 河姆渡遗址出土猪纹陶钵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反映了养猪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出土猪纹陶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乐器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雕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天然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地点 农耕作物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使用工具 房屋建筑 7000年左右 浙江余姚 陶器、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 骨耜 玉器、 乐器骨哨、 猪、狗、水牛等 雕刻、 使用天然漆 二、半坡居民——黄河流域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定名为半坡遗址。该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冬天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防寒保暖。 学习 与探究 屋内中间有一个坑,正对门口,猜猜用来做什么? 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想像图 窑洞 公共墓地 居住区 壕沟 半坡居民的磨制石器 石锛 石锥 石刀 石凿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石器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粟(谷子)性喜高温,耐旱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农作物 骨制渔叉、渔钩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生活来源: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狩猎、捕鱼、采集 捕鱼 渔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陶器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鱼纹是半坡遗址彩陶中最突出的纹饰,反映出渔猎经济在半坡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陶埙 乐器 现代陶埙 陶纺轮 将纤维捻合成纱的过程称为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骨 锥 骨 针 纺织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地点 农耕作物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半坡居民 使用工具 房屋建筑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约6000年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弓箭、长矛、石球; 渔叉、渔沟、渔网 主要是粟 猪、狗 陶器、陶埙、骨针、骨锥、纺轮等 河姆渡人 7000年左右 浙江余姚 陶器、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 骨耜 玉器、 乐器骨哨、 猪、狗、水牛等 雕刻、 使用天然漆等 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是远古人类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产物。 聚落生活 家畜饲养 农作物种植 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对比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况,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具备哪些生活特征? 新生的 发展的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考古发现: 历史悠久,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④磨制工具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出现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本课小结 氏族名称 河姆渡

文档评论(0)

lhx73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