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课件(共79页ppt).pptx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膜技术;一、膜分离的基本原理;2、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 二者之和为总速度。总速度越大,透过膜时间越短;总速度越小,透过膜时间越长。;二、膜分离技术的特点;2.膜分离过程的能耗通常比较低; 例  海水淡化反渗透的能耗是冷冻法的1/3,溶剂萃取法的1/8,多极闪蒸法的1/18左右。;3.工作温度为室温附近,适用于对热过敏物质的处理。;4.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很少需要维护。;5.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设备体积小、占地较少,通常可以直接插入以有的生产流程,不需对生产线进行大的改变。; 合成氨工艺只需在尾气(废气)排放口接上氮氢分离器,利用原有反应器中的压力,就可将尾气中氢气的浓度浓缩到原料气浓度。;第二节 膜分离;2.透过性; 分离膜的透过性是它处理能力的主要标志。分离膜与压力差之间一般呈线性关系。;  1960年Loeh和Sourirajan制造出第一张具有高透量和高脱盐率的醋酸纤维素膜,引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聚砜和芳香聚酰胺膜开始应用于气体分离。;1.纤维素衍生物; 醋酸纤维由纤维素和醋酸反应制成。主要用作反渗透膜材料,也用于制造超滤膜和微滤膜。;优点:价格便宜,分离和透过性能良好。 ;2.聚砜类; 目前产量最大的高聚物膜材料。聚芳醚砜(PES)、酚酞型聚醚砜(PES-C)、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也是制造超滤、微滤和气体分离膜的材料。;聚醚砜树脂(PES)是英国ICI公司在1972年开发的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得到应用的为数不多的特种工程塑料之一。 ;3.聚酰胺类及杂环含氮高聚物; 醋酸纤维膜不能经受反渗透海水淡化高压操作。目前性能最好的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其超薄皮层都是芳香含氮化合物。 ;  主要有聚碳酸酯膜,聚烯烃中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丙烯(PP)薄膜通过拉伸可以制造微孔滤膜,也可以作为分离膜的支撑材料。此外,含硅高聚物、含氟高聚物、甲壳素类(壳聚糖)。; ;主要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  氧化铝膜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一种无机分离膜已有孔径为0.2μm的微滤膜和4nm的超滤膜等各种规格商品出售。;三、???聚物分离膜的形态结构; 一般有两层组成,表面一层非常薄,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下面一层比较厚,约100多微米。;四、分离膜分类;2. 按膜的形态和结构分类;3. 按膜的用途分类;4. 按膜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膜分离工艺;渗透于反渗透示意图; 当渗透过程进行到溶液液面而产生一压头H,以抵消溶剂向溶液方向流动的趋势即达到平衡时,这个H就叫做该溶剂的渗透压π。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湿度,而与膜本身无关。; 上述情况,若在溶液的液面上再施加一个大于π的压力时,溶剂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溶液开始向溶剂一侧流动——反渗透。 ;(1)一级流程;(2)一级多段流程 ;(4)多级流程;; 在化工分离中,一般要求达到很高的分离程度。例如在废水处理中,水的纯净化处理等,必须经多次反复操作才能达到要求。 ;第四节 现已应用的膜过程; 它能使90%的NaCl透过,而使99%的蔗糖被截留。由于该膜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故称为“纳滤膜”。;三、超过滤;超过滤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超过滤中,大分子溶质等之所以不能像溶剂那样容易透过膜,主要原因是被吸附在过滤膜的表面上和孔中(吸附);被保留在孔内(堵塞)或者从那里被排出;机械地被截留在过滤膜的表面上(筛分)。;四、微孔过滤;微孔滤膜的各种截留作用;1. 机械截留 指模可以截留比它孔径大或与孔径相当的微粒等杂质;五、透析;透析(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透析的原理示意图;六、电渗析;电渗析的原理图;;七、气体分离;气体对均质膜的渗透机制;八、渗透蒸发;渗透蒸发分离的原理; 原理:在膜的上游连续输入经过加热的液体,而在膜的下游以真空泵抽气造成负压,从而使特定的气体组分不断变作蒸气透过分离膜,然后再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而得以从原液体中分离出去。; 与减压蒸馏过程相似:以膜替代加热过程,不是利用沸点的差别,而是利用膜的透过性。;九、控制释放;十、膜蒸馏;膜蒸馏法的分离原理;十一、膜反应器;氢对钯的解离——溶解——扩散机制;第五节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日本对超滤浓缩和真空蒸发浓缩进行对比,得出一个日处理226.8t牛奶的工厂,无论设备投资,还是运转费用都减少。; 在生产啤酒中的应用:传统的啤酒巴氏杀菌过程中能完全除去酵母和微生物,但不能保证100%

文档评论(0)

151****38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