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三黑和土地》 课件.ppt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三黑和土地》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21三黑和土地 学习内容 1.读通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律。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文大意   诗歌通过写三黑获得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时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生平简介: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   主要作品:诗集《地层下》《窗外》等。      《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金伞于1948年9月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诗人把这一主题通过三黑在翻耙土地时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来。 zuān 钻研 钻洞 钻 zuàn 钻石 电钻 挨 ái 挨打 挨饿 āi 挨着 挨近 温暖—暖和  顺溜—顺滑 松散—疏松  合伙—合作 恨不得—巴不得 白霎霎—白茫茫 笑嘻嘻—乐呵呵 咸—淡 甜—苦 肥—瘦 温暖—寒冷 松散—紧凑 笑嘻嘻—哭戚戚 学习内容 1.诗歌写了三黑的哪些事情? 2.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3.读完诗歌,你对土地有了哪些新感受? 了解诗歌大意,想一想:诗歌写了三黑的哪些事情? 农民有了土地之后,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比喻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两个“恨不得”表达对土地的深切喜爱。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三黑是众多农民中的一位,所有的农民都如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新的美好的生活。 认真耕作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展望未来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gui)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感到幸福 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从中可以感受到三黑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黑仔细地翻地、耙地。从把“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及把土地耙得“又平又顺溜”   可以看出三黑非常热爱土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喜爱和对庄稼的珍视。 诗歌为什么以“三黑和土地”为题?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这首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大众得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读完诗歌,你对土地有了哪些新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我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说实话,原本我对脚下的土地并不在意,因为它一直被我们踩在脚下,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是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土地对于农民、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我觉得,热爱土地就是热爱我们的生活,就是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我们的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土地就像我们的母亲,她默默无闻,以博大的胸怀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为我们提供食物和居住的空间。我觉得,我们热爱土地,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习内容 白描。 含义 特点 范例 在文学创作上,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 1.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2.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节选自峻青的《黎明的河边》)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不尚华丽,只求朴实。 学习内容 随堂检测。 (1)词义检测。 (2)句子检测。 1.给下列句子中的“翻身”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只有进行改革,我厂的生产才能翻身。( ) (2)他一直走在我前面,一翻身就不见了。( ) (3)他实在太累了,翻身又睡着了。( ) (4)翻身的农民感谢党的恩情。( ) 翻身:①躺着转动身体。②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③比喻改变落后面貌或不利处境。 ④转身;回身。 ③ ④ ① ② 2.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