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实际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概述.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3 页 共 NUMPAGES 13 页 20实际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概述 20实际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概述 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轮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进行史事记载的国家之一,也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完备的历史资料。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卜辞。西周至春秋编年史出现并发展,如《春秋》、《秦记》等,稍后出现的《左传》在体例和材料上更完备详实,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秦并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剧烈的社会动荡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及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为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出现了西汉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以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为代表。史记的成就有多大,想必大家都已经熟识,我就不做多说。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割据,朝代更迭频繁,统治者特别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以保持其统治的稳固和长久,官私史学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等等。 唐宋时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官方设馆修史成为定制,因此史书的编撰得到大发展,此一时期的代表以《梁书》、《陈书》、《北齐书》等八部为代表,占了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并且还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史学著述,如刘知几的《史通》,是研究史书编撰体例和方法,论述史馆建置沿革、史书源流,评述史家的素养和成败得失的书,是历史上第一部以批判精神写成的史学理论著述。诸如杜佑的《通典》等都有较大的成就。宋代的史学成就极多,如欧阳修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书,都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且,宋代也是史著体例大创新的时代,《资治通鉴》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著作,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则是新创的纪事本末体例。朱熹编撰的《通鉴纲目》则开创了纲目体史书。 明清两代是古代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明清史学也是古代史学的最后一章。明代只修实录,不修国史,史学发展较为平淡,唯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实录、人物传记和通俗作品数量可观。此种情况知道明末清初才有所改变,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学者,痛斥宋明理学对思想的钳制,倡导“经世致用”,呼吁学者关注现实,针砭时弊,他们的一系列代表作都体现了其思想。清代史学由于受到专制政治的钳制,学风转向训诂考据,尤其在乾嘉年间,考据之风大盛,形成清代学术史上著名的乾嘉考据学派。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都是代表人物,同时期的章学诚,继承了“经世致用”的治学宗旨,他的《文史通义》对古代史学做了系统的批判和总结,其史学理论和观点预示着史学发展的一些新变化。 至此,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学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概述和脉络,然从其演变的过程中,可总结如下几个特征; 1、中国古代史学十分注重历史的借鉴作用。所谓“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等说法, 都是前人对治史目的和功能的概括。注重对前代王朝成败兴衰的总结,为现实政治提供借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大特点。 2、中国古代史学讲究史书的编撰体例和表述手法。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 纲目体、学案体、史评等体例。因而重视和追求体例和表述方法上完美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第二个特点。 3、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有延续不断的发展,而无新旧史学革命的更替。两千多年的历 史长河中,史学一脉相承,史书编撰从未间断,史书典籍丰富,为世界之罕见。这与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只有皇朝更替,而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一样,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史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脉相承的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期间只有延续性的发展,而无本质上的变革。真正意义上的新旧史学的变革,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实现。这可 以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第三个特点。 二、近现代历史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史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20世纪历史教育的发展轨迹,源于当时社会变动的根源和需求。社会变化和发展,既是其成长的助推手,也是使其灭亡的侩子手。 在19世纪中期之后,各种社会思潮和理念冲击着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观念,大批新思潮的涌入和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需求,新型人才的需求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显突出,从而使得一批新思潮的人物开始思考中国教育的弊端并寻求突破。 (一)中国历史教育出现的标志——新式学堂的设置 中国现代历史教育

文档评论(0)

187****0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