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外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消化道出血 小儿胃肠道大出血: 临床表现: 呕血与便血 呕血意味着上消化道出血,幽门以上出血兼有呕血及黑便,但出血量少时仅有黑便,便血较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位置越低,颜色越鲜红。 低血容量休克 急性大出血表现为烦躁不安,口渴,脉速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尿少。 吞线实验 吞线实验简单,无创,能免去复杂的上消化道探查。 四、消化道出血 小儿胃肠道大出血: 辅助检查: 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时间、红细胞压积检查,有助于出血量的估计及凝血障碍疾病的诊断。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损害可以提示肝内门脉高压,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能。 大便检查:潜血实验。 X线检查:钡餐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及胃十二指肠溃疡,钡剂灌肠可检查直肠、结肠息肉、肿瘤、肠套叠。 纤维内镜检查:可用于检查与治疗 核素扫描:可用于发现梅克尔憩室。 腹腔镜探查:经各种检查仍不明确出血原因,腹腔镜检查可发现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肝脾病变等。 四、消化道出血 小儿胃肠道大出血: 治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以非手术治疗控制出血,同时作必要检查及化验,尽可能做出定位、定性,为手术创造条件。 循环复苏 止血药物的应用 镇静疗法 局部止血疗法 手术检查及治疗 五、休克 休克: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谵妄昏迷、少尿或无尿,皮肤苍白。 根据发生原因分为低血容量、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 小儿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为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后两者为低血容量休克。 五、休克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指细菌病毒及其毒素侵入机体后,释放了大量的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细胞、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又称脓毒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在小儿外科临床上较多见,常因革兰阴性杆菌及其内毒素引起的各种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起病急,恶化迅速,常导致死亡,如能早期及时抢救,多可痊愈。 临床表现: 原发病表现:一般在感染性休克发生前,常会有原发性感染或肠坏死的前期表现寒战、发热,有时体温很高且肢体较凉,感染病灶局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等,如原发病变未得到及时治疗,将随时可能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暖休克表现:神志改变出现较迟,尿量减少,皮肤淡红或潮红、温暖、干燥,脉搏清楚。但随着病情进展,暖休克亦将转变为冷休克。 冷休克表现:早期神志尚清楚,可表现为烦躁不安。一般体温升高,但手足发凉,口唇及指(趾)可见轻度发绀。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可稍升高,脉压多缩小,心率增快,脉搏尚有力,尿量减少。休克进展后,患儿由躁动转入昏睡甚至昏迷,四肢冰冷,皮肤青紫色斑。脉细速,心音低钝,呼吸浅快,血压明显下降甚至测不到。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晚期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心律不齐,无尿。可出现脑疝,皮肤瘀斑、出血倾向,严重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 五、休克 感染性休克: 治疗: 液体复苏:以胶体液或等张晶体液20ml/kg作为一个剂量,于5~10分钟内静脉推注。如休克未纠正,第二个剂量快速补液后给予正性肌力药物。胶体液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张晶体液可用生理盐水或2:1等张含钠液。休克时的代谢性酸中毒是乳酸堆积造成,并非真正碱缺乏,随着休克纠正和循环改善酸中毒可自然纠正。 调整血管舒张功能:一般原则为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正确使用,根据患儿液体复苏后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正确应用血管扩张剂与血管收缩剂。 控制原发感染:感染性休克多为细菌感染,所以有效控制感染,及时消除感染病灶是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一般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大剂量联合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脏器功能的维护:有相关器官脏器功能衰竭需对症处理。 五、休克 失血性休克: 是指大量失血造成循环血量减少而致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表现出休克的临床综合征。在小儿外科临床上很常见,通常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即有可能发生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病因: 主要原因为外伤所致的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所致的肝脾破裂、胃肠道畸形如血管瘤、梅克尔憩室等所致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皮肤红润口唇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恍惚,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甚至出现DIC及其他功能脏器衰竭表现。 五、休克 失血性休克: 治疗: 紧急处理:边救治边检查或先救治后诊断的方式,同时应尽快建立2条或以上静脉通路;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五、休克 失血性休克: 治疗: 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迅速输血是补充血容量的直接途径。治疗方法一般是输血、20ml/kg快速推入静脉。

文档评论(0)

忆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药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级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