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知识小集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座专家 孙保卫(航天技术、科学精神)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 曾多次参加我国载人航天飞行 控制任务和卫星发射任务。作 为航天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以亲身经历宣传辉煌的航天成就,诠释伟大的航天精神,分享感人的航故事。 刘定生(遥感)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 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院中国 遥感卫星地面站副站长,遥感卫星 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曾兼 任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信息系统与服务工作组技术与服务子工作组主席,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遥感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发表各种论文和报告100余篇。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什么是航天? 航(Space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 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 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 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术是指为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手段和保障条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空间应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开发的空间资源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 国防建设、 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技术的总称。空间资源系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可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环境、能源与物质资源,入空间高远位置、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环境、太阳能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物质资源等。 航天的分类有哪些?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 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航天生活是怎样的?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一个航天员册曾经这样描述宇宙的一天:早晨,计算机控制的钟唤醒我们起床。醒来拉开窗帘看宇宙空间,阳光灿烂,天色真美。可是不大一会儿,太阳没有了,天暗下来了,黑夜来临了,我们想又该睡觉了吧。真实有趣极了,一会儿是早晨,一会儿是黑夜...... 航天战袍——航天服 航天员也有自己的“战袍”——航天服。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按用途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一、舱内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是航天员在飞船上升和下降时在航天器内使用的航天服。一般由航天头盔、压力服、通风和供氧软管、可脱戴的手套、靴子及一些附件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限制层、气密层和散湿层。限制层由耐高温、抗磨损的材料制成,用来保护服装内层结构,保证航天员穿着舒适合体 二、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在出舱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活动时的保障和支持系统。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还能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遥测通信保障;在“神舟七号”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所穿的舱外航天服,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库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Sputnik 1)的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并且将这一年定为第一个国际空间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航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活动、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部门,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载人飞船简介 载人飞船,是一种运送航天员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

文档评论(0)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广告设计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