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地理_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课标解读】: 阅读地形图、地质构造图以及遥感影像等,识别主要地形区、基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也是高考考查中常见图形,对于基本图形学生多能掌握,而特殊地貌比如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上密下疏,数值递变,出山口位置,及冲积扇等高线形状需要特别关注。 【教材分析】 本节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分成三部分,按照从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从认识等高线入手,介绍各类地形等高线基本特征和判读,揭示各种不同地形等高线基本特征。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分布状态、疏密程度、凹凸方向是不同的,教材通过“缓坡与陡坡”“山脊与山谷”“鞍部与陡崖”分别展示了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况,然后通过地形景观与等高线,将实际地表形态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对比,旨在提高学生的图图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认识。第二部分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判读沙丘、冲积扇、峡谷地貌特征,注意读图方法。第三部分是针对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彼此组合的情况,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感知地表起伏状况,分析判读地貌类型。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可以通过实体模型和水淹法绘制等高线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感受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相关特征。此外,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重点 1、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2、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3、在等高线图上判读地貌特征 难点 1、在等高线图上识别不同山体的部位?。?? 2、在等高线图上判读冲积扇地貌特征 【评价设计】 通过同桌互查和做过关检测一,使95%以上同学能准备说出等高线基本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等高线图。 通过分析沙丘和冲积扇地形图,使90%以上同学能够说出等值线特征判读一般方法,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读岭谷相间和喀斯特地形图,使90%以上同学能够在分层设色图中准确判读地貌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水淹法绘制等高线,和实际景观图对比,能够说出等高线基本特征,并能判读各类等高线地形图,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地理实践力。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沙丘、冲积扇、峡谷地貌特征,进而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3、借助地理沙盘,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判读不同地貌类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课件展示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片,这些图片在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军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你能说出这些图片所代表的地貌吗?带着这个任务我们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观察图片,思考 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一、初识等高线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介绍地形图和等高线概念。辨析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学习等高线基本概念 明确基本概念为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打下基础。 水淹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出示出示等高线地形图强调,图上高度是海拔高度,同学们知道等高线图是怎样得来的吗? 地理实验小组学生上台演示,水淹法绘制山地等高线的一般方法。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地理实践力 设置对比,画出不同地形等高线;冲积扇画图有一定难度,因此设置两组参照 介绍操作基本流程:1、模型放入容器内,画出底座形状;2、加入色素,注入水到2厘米刻度线,画出该刻度等高线3、继续注入水,到4cm刻度线,画出等高线4、继续加水直至没过山体 学生分组实验、画图 归纳等高线基本特征 教师点评学生作图; 根据同学们绘制出来的三组等高线,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小组上台展示; 思考回答,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明确等高线基本特征 小试牛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位同学作图有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检测学生对等高线基本特征掌握情况 过渡 在刚才的作图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的疏密情况一样吗?这和坡度陡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出示图片案例 学生思考 承上启下,为讲坡度陡缓做好铺垫 分析缓坡与陡坡 观察等高线图EF与E′F′单位水平距离内高度差哪个大? 哪个是缓坡?哪个是陡坡?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分布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 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度差小 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 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度差大 明确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之间关系 过渡 结合前面我们讲解的等高线基本特征,以及初中我们讲过五种基本地形数值判断方法,思考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来表示呢? 学生思考 承上启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