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pdfVIP

710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 分)。 5.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 ”字,第一、二两句分别以仰望和 的 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诗歌三、四两句寄托了诗人 的情感。(3分) 6.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2分) 5.(2分)(1)秋 (2)俯视 (3)对朋友的思念(对朋友的不舍、牵挂等具体化 且意近词语均可,若只答“复杂”这样不具体的不得分,或只答“不舍”或“思念”等这 样不准确的也不得分)(前两空全对方可得1分,第三空1分) 6.(3分)深秋时节,仰望那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就倒映在 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月影荡漾在船头,我的船儿也跟着江水缓缓流动。(只描绘出半 轮明月高挂山头和月影倒影在湖水中得2分,在此基础上,能够发挥想象的得3分) 7.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7.(2分)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1分),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1分)。 8. (2分)本诗表达了作者离乡江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写出一种 情感即得2分)。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 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 意境。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 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 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 切感伤。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 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 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 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4. 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 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 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6.“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 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7.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

文档评论(0)

chengceng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