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雕塑之美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雕塑之美总结 第17课雕塑之美总结 PAGE / NUMPAGES 第17课雕塑之美总结 第 17 课 雕塑之美 ◆本课知识与技术: 认识雕塑这类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觉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提高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赏识水平, 学惯用美术语言表达对艺术品的赏识感觉, 提 高学生的赏识评论能力。 ◆本课教课重点: 赏识领会雕塑之美。 ◆ 本课教课难点: 理解古今世界有名雕塑作品内涵, 并用美术语言、 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欣 赏感觉。 一、教材剖析 (一)编写指导思想 本课为“赏识·评论”领域的学习内容。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 是雕琢和塑造的总称。 雕塑的产生和发 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有关, 中国雕塑艺术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 古代祖先 们第一从石器、 陶器的制做过程中获取雕塑技术和造型能力的训练, 并孕育着雕 塑艺术的才能和审雅观点, 在不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雕塑又遇到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心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必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指引学生意会雕塑艺术之美。 2011 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学习领域拟订的学习目标 是“赏识中外优异美术作品,认识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经过描述、剖析与议论, 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剖析, 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觉” 。 从本课前后知识的联系来看,在“赏识·评论”学习领域,学生已赏识过中西方绘画作品、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拍照作品、创意设计作品等等,对世界文化遗产、 美术各门类形式,优异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家均有所认识和感悟。学习《雕塑之美》一课,无疑在学生的脑筋中又增加了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深刻认识,再一次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带来震惊和享受。 雕塑这类艺术形式在此以前的学习内容里就以前以各样形式出现, 学生其实不陌生,学生在二年级下册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一课已经赏识认识了我国出土的 东汉有名的《铜奔马》、清朝《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 , 别的,战国《错金银双翼铜神兽》、唐朝《三彩镇墓兽》也出此刻二年级下册《怪兽》一课中,在四年级下册《材质之美》一课又出现了汉代青玉《马头》、汉代石刻《立马》等雕塑作品,在《衣架的联想》一课中,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雕塑《牛头》又使学生领会了外国艺术家的现代雕塑艺术。在“造型·表现”领域中,学生经过学习塑像、面塑体验了塑造形象的简单技法, 这些知识都为学生进一步感觉雕塑之美确立了基础,也引起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版面剖析 本课版面共两页,分别显现了中西方不一样期间的雕塑作品。教材 38 页重点显现了中国古今的雕塑作品。 此中,以我国唐朝卢舍那佛为代表的河南洛阳龙门 石窟奉先寺佛造像群, 代表了我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教材显现了龙门石窟中最具规模和最为优异的造型艺术奉先寺全景与奉先寺主佛卢舍那佛头像两幅图 片,卢舍那为光明普照之意,这尊卢舍那像依山而坐,全高 17.4 米,头高 4 米,发髻呈涟漪状, 面部丰满,仪态慈爱,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 身披袈裟,衣纹简短清楚而流利, 背光彩丽而富于装修性。 卢舍那佛在 2000 年第 24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材的下方表现了近代的浮雕《五卅运动》 , 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豪纪念碑 上的系列浮雕之一。是以写实的手法刻画浮雕群像,表现了发生于 1925 年的有名的“五卅惨案”,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反帝爱国的精神信念,极具纪念意义。现代圆雕《舞》则以简短归纳的表现手法, 借助现代的金属材质表达了雕塑现代的美感和内在的热忱。 教材第 39 页则选择显现了外国的雕塑作品。《人首翼牛》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的雕塑代表作, 它是坐落在亚述王宫门洞口双侧和塔楼转角石板上的雕琢,它表现的是宫殿和城门的守卫神,是亚述常用的装修题材。 《摩西》是意大利文艺中兴期间有名艺术大师米爽朗基罗的作品,塑像高 厘米,现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在《圣经》中,摩西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米爽朗基罗描述的摩西是介乎神人间的超人, 塑像用大理石雕琢而成,表现出摩西的威严和力量。摩西头上的角是力量的象征, 凝望的眼光和垂胸的美髯进一步烘托出他正气凛然的气派, 右手牢牢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显示着他对捍卫人民的忠诚和信心。 极其复杂的衣纹办理与摩西的双肩肌肉和静脉的刻画, 令人忘掉这是冰凉的大理石,恰似是鲜活的血肉之躯, 显示出艺术家高明的雕琢技巧。 圆雕《圣堂》是法国有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雕塑家以两只似触未触的手, 寓意人类的全能和向上 , 百转千回 , 创造着相互的圣堂,传达着意念与感情。 《女 人坐像》是英国有名雕琢家亨利· 摩尔的作品,它采纳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其形象既简单又抽象, 但与大自然却有

文档评论(0)

136****9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