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卷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 小题 ,共 20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露(lòu)面 露(lòu)骨 落(luò)寞 丢三落(là)四 B.脂(zhī)肪 造诣(yì) 漂(piǎo)白 漂(piāo)洋过海 C.真谛(dì) 取缔(tì) 藏(zàng)族 藏(cáng)污纳垢 D.祖籍(jí) 慰藉(jì) 涤纶(lún) 羽扇纶(guān)巾 【解析】A 露(lù)骨 B取缔dì D慰藉 jiè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关怀备至 筋疲力尽 含辛茹苦 迫不及待 B.相题并论 追本溯源 针砭时弊 脍炙人口 C.腾云驾雾 随遇而安 瞠目结舌 循章摘句 D.心有灵犀 得心映手 绵里藏针 名胜古迹 【解析】 B相提并论 C瞋目结舌,寻章摘句 D得心应手 3.(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B.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我只好照实说。他撇了撇嘴:“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C.待一会儿,小珍珠鸟竟趴在我的肩头,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D.瓢虫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星点不同。 【解析】A来来往往后逗号改成顿号 B不会后面的逗号去掉(选自部编版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C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珍珠鸟》 D叫做“星”后面加上句号;省略号后的句号删去。(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 4.(3分)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D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A夸张和比喻 ;B对偶和互文;C对偶和衬托;D将柳树比喻成美女 5.(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据史书记载《五经》是经过孔子整理的,一般指《周易》《尚书》《诗经》《乐经》《春秋》五部著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籍。 B.郭沫若、冰心、戴望舒、艾青、穆旦等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他们的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女神》《繁星》《雨巷》《我爱这土地》《赞美》等。 C.童话、寓言是儿童非常喜欢的读物,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西游记》《稻草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D.许多外国名著影响很大,如意大利亚米契斯教育理论著作《爱的教育》,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法国法布尔科普作品《昆虫记》等。 6.(5 分)古诗文填空。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二 、阅读鉴赏(本大题共6 小题共 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 (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车胤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存在箭上的丝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7.(3分)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博学多通 通国之善者也 B.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文档评论(0)

本人拥有十多年全国物理中考真题近2000套,针对中考知识点进行专项强化指导,提分快,效率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