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教学课件(按教学课时顺序整理).ppt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教学课件(按教学课时顺序整理).ppt

  1. 1、本文档共2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潮汐的活动规律及影响: 【质疑释惑】 (1)推测情境素材中可能出现的海啸的主要成因。除此之外海啸还可能有哪些成因?(综合思维) 提示:此次可能出现的海啸是地震引起的海水波动。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波动而形成的巨浪也会产生海啸。 (2)钱塘江大潮的观潮日为什么会选在农历的八月十八前后?(区域认知) 提示:农历八月十八接近中旬十五,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3)如何充分利用潮汐现象为人类服务?(人地协调观) 提示:利用潮间带采集、养殖;潮汐发电;发展旅游等。 【易错提醒】 1.并非无风不起浪 “无风不起浪”描述的是常见的海浪,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海浪,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也可以形成海浪。 2.潮汐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同时海水还要受到月球、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主题突破四 洋流 图表探究 探究·质疑·讨论 摩尔曼斯克示意图 明地成理 规律·技法·提能 1.暖流和寒流: 种类 概念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流向 水温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比到达海区温度高 增温增湿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比到达海区温度低 降温减湿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质疑释惑】 (1)摩尔曼斯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终年不冻港,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受暖流影响,摩尔曼斯克成为终年不冻港。 (2)甲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位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洄游;海水扰动,底层海水上泛,鱼类饵料丰富;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汇聚。 (3)古代海上航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示:盛行风和洋流。 【易错提醒】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 比较两条洋流的水温高低,必须在同一纬度条件下才能比较。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同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是暖流。但也有例外,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吹离岸风,受上升补偿流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仍是寒流。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主题突破 海洋资源 情境素材 探究·质疑·讨论 海洋资源   世界水产品中,85%左右产自海洋。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的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由于海水运动产生的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 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 明地成理 规律·技法·提能 海洋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开发意义 【质疑释惑】 (1)为什么说我国沿海有发展海洋水产业的优越条件?(综合思维) 提示:①中国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以照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②有众多的河流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③有寒暖流交汇,吸引大批鱼类,形成渔场;④中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利于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业。 (2)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空间有哪些优点?(区域认知) 提示: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高;海水温度、压力稳定。 【易错提醒】 滨海砂矿并非来源于海洋 滨海砂矿是河流和风把陆地上的岩矿碎屑物质带入海中,再经海浪、潮汐、沿岸流等外力的分选和搬运,在海滨的适宜地段富集成矿,因此,滨海砂矿来源于陆地。 复习总结 【体系构建·思维脑图】 【主题整合·素养提能】 用水循环“微导图”分析地理现象 1.制作水循环微导图: 很多与水有关的问题都可以从水循环的角度思考,把水循环各环节细化成不同的“小箭头”,按其逻辑关系顺序依次摆放,形成相关的微导图,从而解释某地理现象的前因后果。制作微导图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水循环的各环节要细化、保证不漏项,用的时候才不会丢掉要点。尤其需要关注“下渗”“地下径流”“蒸腾”等不属于“正式名称”的小环节。 (2)水的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也就是“收支平衡”,一个地区的储水量=收入-支出。关键是把握好常见的收、支项目: 收入——大气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支出——蒸发、蒸腾;径流输出

文档评论(0)

135****5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