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pptx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流程 高血压诊断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与中医药 转诊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附:基层常用降压药物用法、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 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 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 mmHg,或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35%,冠心病风险降低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40%。 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由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组成的管理团队,鼓励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含中医类别医生)加入???队给予专业指导。 各管理团队在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签约服务的方式,按照本指南要求,为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提供规范服务。 团队中的医生为经国家统一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团队服务绩效,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血压计应定期校准。不建议使用传统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不推荐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其他应配备设备:身高体重计、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定期校准。还需准备测量腰围的软尺。 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配备动态血压监测仪、心脏超声设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胸部X 线检查设备及眼底检查设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下述五大类降压药: A: ACEI 和ARB 两类药物建议都具备,ACEI 与ARB 降压作用机制相似,无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具备一种; B: β 受体阻滞剂; C: CCB,二氢吡啶类CCB 常用于降压; D: 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常用于降压。;;接下页;接上页;1. 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为界,非同日3 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一)测量方式 1. 诊室血压:以诊室血压作为确诊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2. 家庭自测血压:作为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辅助诊断(家庭自测血压方法详见《手册》)。 3. 动态血压监测: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用,作为辅助诊断及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二)测量仪器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择经认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定期校准。 2. 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 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上臂臂围大者(>32cm)应换用大规格袖带。;(三)测量方法 规范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1. 设备精准 选择经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定期校准。 2. 安静放松 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 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 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3. 位置规范 上臂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处,松紧合适,可插入1~ 2 指为宜。;;注意: 1. 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 mmHg,应转诊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可能。 2. 每次门诊测量两次,间隔1~2 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 10 mmHg,则测量第3 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随访期间如果首次测量< 140/90 mmHg,则不需要额外测量。;1. 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 首诊发现收缩压≥140 mmHg 和/ 或 舒张压≥90 mmHg[1],建议在4 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 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 若首诊收缩压≥180 mmHg 和/ 或 舒张压≥110 mmHg,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建议立即给予药物治疗。;2. 诊断不确定,或怀疑“白大衣高血压”或“隐蔽性高血压”,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无条件的,建议转诊。 注意家庭自测血压用于辅助诊断时应谨慎,确保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且符合操作要求。 3. 注意鉴别伴有紧急或危重情况、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等需转诊的情况。 4. 特殊定义: (1) 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 反复出现的诊室

文档评论(0)

行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各行业精品文档,欢迎选购!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