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从立场出发的构式不信你x表达言者表真的格式.docx

论语从立场出发的构式不信你x表达言者表真的格式.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语从立场出发的构式不信你x表达言者表真的格式 摘要:构式“不信你X”表达言者“表真”的立场,在话语交际中,出现的格式是:前项A+不信你X+(评论B)。该构式偏好动作动词“问”“看”“试”“X”偏好动词重叠式与连动句。“通过验证达到认同”是该构式的基本意义。在交际中,“验证”义逐步弱化,表现为两条路径:一是从真实立即可实现逐渐走向虚拟实现,发展为提醒标记;二是强化言者主观意图的表达效果,成为态度标记。 一、研究背景 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立场是(discourse stance)一个主观性范畴,言者通过不同语言形式的编码来表达不同的立场包括三方面:评价、情感和道义。会话合作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交际中的内容为真,在交谈中,说话人为表明自己的立场,确保发出的信息内容为真,往往会采用包装手段,一些加强真实性的表达式得到运用,比如:真的、不骗你、我保证、信不信由你、相信我等等。如下例: (1)我告诉他这位老人是四川老乡,小洪说:“开国际玩笑。”老人一个劲儿地直嚷:“真的,真的,我的汉名叫杨波。”(CCL) (2)萧七呆然地问道:“真的有这种事情么?”董湘云斩钉截铁的道:“是事实,不骗你。(BCC) (3)她连给他点头的机会都没有,立刻接着说:“答案还是免谈。”他紧急扯住她的手臂:“拜托,只要你帮我这次,我什么都答应你,我保证。”(BCC) 以上都是加强言者表达内容可信度的手段,作用就在于传递给听者这样一个立场:“我说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可靠的,请相信我”。它们都出现在要强调提醒真实性的内容之后,起到自证真实以及提醒对方的作用。本文把这种表明自己话语信息为真实可信的立场成为“表真”立场。在研究时发现,和上面几种表达式比起来,有一种构式“不信你X”,除了自证真实以及提醒对方外,它还有“邀请对方验证信息真实性”的话语功能。如下例: (4)庞涓:“你再不说实话,我杀了你!” 史皇大夫连连摇手:“不敢,不敢……庞元帅,我半句假话也没说……不信你把春姑娘找来,我与她当面对质。”(CCL) (5)郭燕∶我知道你一定还在恨我。 起明∶NO.一点没有。我早忘了这茬儿了。你不信你现在问我北在哪儿。我都未必能告诉你。(CCL) 在言者要表达的内容传输完后,用“不信你X”邀请倾听者验证前面所给信息的真实与否,更加保证了自身的真实度和可靠性,有“保真”效果。经研究发现,“不信你”后出现的“X”是以动词V为中心的句法结构,“X”是以动词V为中心的,V可以是单独的动词、也可以是短语或和小句。“不信你X”从句法层面上来说,它是个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在言语交际中被频繁使用,特殊的形式必然对应特殊的功能,本研究将对验证构式“不信你X”的立场表达与功能做探究。 文章所使用的语料来源主要包括:1.北京大学CCL语料库;2.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3.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语言语料库(MLC);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话口语语料库。 二、“不信你X”的构件分析 构式“不信你X”由于是从表真立场出发,所以从时间线来看,在言者编码发出这个构式的时候,所有的“X”都是未发生的,是有待听者去完成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因此,为了服务于验证功能,构式对于动词以及句式选择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考察语料后发现,不但能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有限制,而且该构式对句式的选择也有偏爱。 (一)“X”对动词的选择 言者为证明前项A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开启“不信你X”的在线生成,听者需发出动作,完成“X”后,才能证明A的真实与否。因此,“X”是以动词V为中心的句法结构,排斥以名词或者以形容词为中心。既然以验证为目的,构式对“X”中动词V的选择就以服务目的为标准。语料考察结果显示,“X”中的动词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从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搜寻到合格例句744个,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搜寻到合格例句230个,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语言语料库(MLC)搜寻到合格例句50个,通过对这些例句的研究发现,动作动词“问”“看”“试”,趋向动词“去”“来”,能愿动词(助动词)“可以”,这六个动词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动词,不仅如此,“X”还倾向于选择与人的感官感触有关的动词,如“听”“摸”“闻”“尝”等,还有“查询”类动词,如“调查”“查”“打听”“搜”“找”等。为方便说明问题,本文把动词的重叠式与光杆动词出现次数合并,比如“看”与“看看”“看一看”都归入“看”的出现次数中,做成“X”中动词出现种类与次数的对照表,低频出现的动词不列入表中,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构式“不信你X”对动词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动作动词“问”“看”“试”成为该构式偏爱的选择。胡清国提出,构式挑选并凸显与构式相兼容与和谐的词项意义,而抑制相冲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趋向动词“去”“来”,能愿动词(助动词)“可以”也高频出现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