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傅乐成 (1).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通史 (傅乐成) 目录 TOC \o "1-3" \h \u 2327 简体版序 1 16696 自序: 2 12366 新版自序: 2 23890 第一章: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3 25952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3 26131 二、中石器时代文化: 4 1749 三、新石器时代文化: 4 PAGE PAGE 1 简体版序 削足适履: 足:脚。履,鞋。意思是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活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活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出自《说南子.出林训》。 九通:是“三通”(《文献通考》、《通典》、《通志》)和清乾隆期间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书的九部政书合称。 政书是我国古代一种以大量原始文献史料作基础分门别类的阐述历史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度及其沿革的类书,主要是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历代典章制度及沿革的有关材料。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元初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其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中国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成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载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9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2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得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读史的目的是在求知之上,更加一层深层的含义,史家可以借此抒发自己的人生价值。 《国史大纲》中,埋藏了上百个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是综合已经成定论的许多研究发现,做个总结。两者各有长处,而两者也正可以在几十年教条主义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读史的角度,对读者绝对是有益处的。 自序: 不揣浅陋:不考率活不害怕自己才疏学浅,见识鄙陋。不揣,乃为谦辞,用于古书信,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为的客气话,就是指自己没有好好考虑。 这本书的中心有四点:第一,政治社会的变迁。第二,对外关系。第三,各种制度的演进。第四,学术思想的渊源与流派。 臻于完善:近乎完美,接近完美。臻,zhēn 飨:是汉语通用二级字,Xiǎng。“飨”字的初文是“乡”,“乡”的古字形象两人相互喂食。后来“乡”被赋予了其他含义,篆书时加食分化出郷。本义指众人相宴饮,引申为以酒食款待人,又引申为请人享用。 谫陋:读音为jiǎn lòu,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浅薄。 新版自序: 人生如寄: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人的生命短促。出自三国魏.曹丕《善哉行》。 第一章:从史前时代到信史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人类,可以“北京人”为代表;中晚期则各以“河套人”和“山顶洞人”为代表。 (一)北京人: 遗骸出土地址:北平城西南约六十公里的周口店。 遗骸出土时间;1939年。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人骨。 生活时间:约五十万年以前。 生活地貌:当时华北地面为红土所掩盖。 身体特征:身体甚为矮小。四肢与今人无异,但头部很特别。脑容量很小,所以智力较低。 生活状况: 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 他们已会打猎。可能已会使用投掷武器。 他们已会用火。并且这种用火的能力可能有更早的传授。

文档评论(0)

133****9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物业管理师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侯**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3日上传了物业管理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