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技术全与表演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象二:中频声音掩盖高频和低频声音。 原因:人耳对700——3000Hz的中频率声音听觉最为灵敏,在声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优于并强于对高、低声音的听觉。 解决:减少中频输入,适当增加高低频尤其是低频音输出。 现象三:高频率声音掩盖低频声音。 如:板胡、京胡、笛子等高音乐器掩盖贝斯提琴、大提琴、巴松等低音乐器。 原因:高频音声波较短、指向性强、穿透力强、射程远,对人耳刺激明显,低频音有绕射特性,散射强,功能损失大。 解决:适当降低高频音,增加低频音。 对不同的乐器拾音时选择合适话筒,掌握好距离角度。 四、人耳的听觉特征 振动产生声波,声波传播至耳,耳膜受到声压变化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中枢,形成声音的存在感觉。 声音的产生是物理现象,人对声音的感觉是生理 心理活动。 1、构成人耳听觉特性的要素 构成声音产生与存在的客观因素是:振幅、频率、谐波 构成人耳对声音的听觉特性的要素是:响度、音调、音色 ⑴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程度。它首先决定于声音的振幅,其次是频率。声学中把描述响度、振幅、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叫等响度曲线。单位:分贝(dB) 与振幅的关系:a、声压级越高,人耳感觉声音响度越大b、人耳的声压范围是:0——120 dB 与频率的关系:a、4—5KHz附近的声音最响,因外耳道与其产生共鸣b、低声压时,低频区的音响度大于高频音的响度c、常见声源的声压级dB 窃窃私语:20——35 女 高 音:35——105 男高音:40——95 小 提 琴:40——100 交响乐:80 dB 小 鼓:55——105 打 雷:120 dB 教师讲话:50——60 飞机起飞(3m处):140 dB ⑵音调(音高):是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声音频率的对数值,其次是取决于声音的振幅。 频率越高,人耳感觉的音调随之升高,频率增加一倍,声学中称之增加一个“倍频程”,音乐上叫“提高一个八度”。音调单位:美(mei)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a、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20Hz——20KHz,其中700——3000Hz为最灵敏区 b、语言的频率范围范围是100——10 KHz 音乐的频率范围是50——15 KHz 音调与声压(振幅)的关系: a、1K——2 KHz 以上的高音区,声压增大感觉音调提升 b、500 Hz以下的声音,声压增大,感觉声音低沉,音调下降 ⑶音色(音品):指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以外的音质差异。它与声音的频谱结构、包络和波形有关。发音体的泛音结构不同频率特性曲线、种类不同造成音色结构的不同。 影响音色的因素: a、结构不同:弦、簧片、金属 b、质料、质地不同、金属、人体、电子 c、激发位置不同:气息、声带、口形、吹奏或拉奏方法 d、力度大小不同,p、f(弱、强)影响音色 e、共鸣体(箱、腔)大小不同:影响单元色的泛音结构 f、振动体的弹性:影响音色的始振特性和衰减特性 声带:儿童——富有弹性、音色清脆明亮 成人——声带松弛、音色苍老 哨片:软——始振性慢、衰减也慢 硬——始振性快、力度大、衰减也快 随着电子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电声技术与音乐表演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无论是现场表演还是录播、重放,在其传声、扩声、调音、混音、录音等环节中均日益凸现出电声技术对艺术质量的影响力。在音乐专业未来的工作环境中,电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术设备,从而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故而开设《电声技术与表演应用》课程。 第一章 声学基础 教学内容: 声音的概念和特性;声音的构成与作用;声音的传播规律以及人耳的听觉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声音现象的物理性质以及人耳听觉的主观感觉等方面的规律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声音的构成、传播过程和方式以及人耳听觉的主观感受。声音的物理学知识与应用。 教学准备: 声音效果素材CD光盘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基础知识 声音是世界上很重要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关系密切,它的存在又极其普遍。 自然:风声、雨、雷声、心跳、水流 工业:车、船、机、工厂 人文:语言、音乐、歌声 1、定义:声音是粒子运动的结果,即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对人耳产生的感觉叫声音。 2、声音的分类与应用 ⑴分类 研究声音的学科叫声学,按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 语言声学:研究人的发音结构与方法等生理声学 音乐声学:研究音乐与声音的关系 ①研究乐器结构、制作、音域、音色——器乐声学 ②研究发声、气息、共鸣等——声乐声学 ③研究音律关系、数据及使用——音乐律学 电子声学:研究通过电子电路把声音进行各种特性的加工处理 建筑声学

文档评论(0)

181****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