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学 第1章 水稻生产和育种概况.ppt

水稻育种学 第1章 水稻生产和育种概况.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稻 育 种 学 程式华,李建主编,现代中国水稻,金盾出版社,2007,北京 钱前,程式华主编,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科学出版社,2006,北京 袁隆平主编,超级杂交稻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上海 袁隆平主编,杂交水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北京 陈立云等编,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上海 卢庆善,孙毅,华泽田主编,农作物杂种优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北京 盖钧镒主编,作物育种学各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北京 闵绍楷等编,水稻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北京 陈温福,徐正进主编,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8,北京 谢华安编著,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北京 熊振民,蔡洪法主编,中国水稻,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北京 主要参考书目: 授课内容及安排(16学时) 第一章 水稻生产和育种概况(1学时) 第二章 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1学时) 第三章 稻田生态环境与水稻种植区划分(1学时) 第四章 水稻育种目标(1学时) 第五章 常规水稻育种(1学时) 第六章 杂交水稻育种(2学时) 第七章 水稻高产育种(2学时) 第八章 水稻品质育种(2学时) 第九章 水稻抗病育种(2学时) 第十章 水稻抗虫育种(2学时) 第十一章 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1学时) 第一章 水稻生产和育种概况 1.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1.2 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1.3 中国水稻育种发展阶段 1.4 水稻主要育种技术 1.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23.6亿亩(1.57亿公顷,2007),分布在六大洲的120多个国家,亚洲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地区,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2个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占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的50%左右。 世界水稻播种面积和各洲的分布 近20年世界水稻生产概括 平均亩产约277 kg (4.15 t/ha, 2007)。 2007年世界稻米总产量为6.5亿吨,总贸易量0.195亿吨,占生产总量的3%,因而稻米生产以自消为主,其中90%是在亚洲生产和消费。 2007年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的总产量、单产和面积 泰国、越南、中国和美国是世界4大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为第一出口国,年出口68亿公斤;越南第二,年出口46亿公斤;中国第三,年出口28亿公斤;美国第四,年出口27亿公斤。 世界四大稻米出口国(2009) 1.2 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hm2左右,约占全球水稻总种植面积的20%,仅次于印度(29%)居第二位;中国稻谷总产量达到1.86亿t(2007年数据),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28.6%,远高于印度的22.2%,居全球首位。 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7%左右,而稻谷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7%左右。 50年代稻谷总产的增加主要靠播种面积的增加 20世纪60年代初起开始大面积推广矮秆良种,产量逐年增加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上了第三个台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常规品种和三系、两系新杂交组合先后育成和推广,上了第四个台阶 建国以来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台阶 1950-2009年间中国水稻总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 我国水稻的主产区 2009年全国水稻主产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稻生产概况 200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为2962.7 hm2,总产量达到1.951亿吨;主要在16个省/市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0%和92%。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稻区。 1.3 中国水稻育种发展阶段 1.3.1 水稻高秆良种的评选和选育阶段 1.3.2 水稻良种矮秆化阶段 1.3.3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兴起和矮秆常规稻更新阶段 1.3.4 水稻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阶段 1.3.1 水稻高秆良种的评选和选育阶段 从建国初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高秆地方良种评选阶段 经过评选而有步骤地在生产上较大面积推广的地方良种有160多个,其中“南特号”就是当时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曾达400万hm2以上;还有广西容县的“矮仔占”,经纯系选择后成为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中的重要矮源 1.3.2 水稻良种矮秆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为矮化育种阶段 以“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本地1号”等3个矮秆稻种为代表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此启示之下,利用我国的矮源“低脚乌尖”与印尼高秆品种“皮泰”杂交于1966年育成了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标志性品

文档评论(0)

超级文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机构承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安全管理制度、PPT演示方案定制

认证主体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30303MA2863EJ3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