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点认定条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隐患点认定条件 (1)所需认定的各类不良地质现象,首先应确定在影响范围内存在威胁对象。 (2)认定类型 我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认定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5种类型。(排查规范中规定的不稳定斜坡,应该通过对其演化趋势分析预测,将其认定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坡面)) 4.1滑 坡 = 1 \* GB3 ①地形地貌方面。斜坡具备一定坡度(平均坡度一般大于25°)和临空面,在形态特征、地貌不协调或反常等,如圈呈现椅状地形、双沟同源、动体非动体上的阶地高程不一致等。 = 2 \* GB3 ②坡体结构方面。斜坡岩土体结构松散、破碎,或存在一定倾向临空面的软弱夹层、构造破碎带,坡体存在沿软弱结构面整体或局部滑动的可能。 = 3 \* GB3 ③水文地质条件方面。上部岩土体透水性强,下部透水性差或弱透水;地表降水或地下水作用较强烈,岩土体较湿或潮湿、饱水,表面出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出现。 = 4 \* GB3 ④变形迹象方面。坡面上局部(含后缘、中部、前缘)有裂缝、浅表层有坍塌,其上建筑物有开裂、植被歪斜等变形迹象。 = 5 \* GB3 ⑤已经发生过滑坡,但还存在上述特征的斜坡。 4.2崩塌 = 1 \* GB3 ①在地形地貌方面,前缘临空,坡度大于45°,有一定的相对高差,坡面不平整。 = 2 \* GB3 ②在地质结构方面,表层岩(土)体结构较破碎,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尤其顺向节理发育),存在一定软弱夹层,有不规则小裂缝或存在不连续的结构体或结构面。 = 3 \* GB3 ③在水文气象方面,雨水较充沛,气温变化大,区域存在大-暴雨引发因素。 = 4 \* GB3 ④有新近崩落迹象,有崩塌堆积物。 = 5 \* GB3 ⑤在人类活动方面,修路、建房等工程开挖形成软弱基座陡崖,或下部存在凹岩腔,无护坡措施,边坡角大于40°。 = 6 \* GB3 ⑥已经发生过崩塌,还存在上述特征的斜坡。 4.3泥石流 = 1 \* GB3 ①地形条件。具备短时汇集水流的沟谷形态、汇水面积,较大的沟谷纵坡降和下游束流停淤堆积的地形特征。一般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峻,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沟谷中游山谷狭窄,沟道纵坡降较大,河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汇角度较大,束流特征明显;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有利于固体物质停积。 = 2 \* GB3 ②物源条件。具备泥石流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物质。一般沟道两侧山体岩体较破碎,滑坡和崩塌作用频繁、水土流失和坡面侵蚀作用强烈,人工弃渣等松散物源丰富。 = 3 \* GB3 ③水源条件。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所在区域降水量大,尤其是短时强降水频繁。 = 4 \* GB3 ④曾经发生过泥石流灾害的,目前上述物源、地形、水源条件仍具备的。 4.4地面塌陷 = 1 \* GB3 ①采空塌陷。地下历史上或现今存在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存在一定地下采空区、现今稳定性较差的;地表存在塌陷、变形和裂缝,地表建构筑物存在开裂变形现象的;历史上发生的地面塌陷,且现今有变形迹象,如继续变大、变深,或塌陷坑壁有坍塌现象的。 = 2 \* GB3 ②岩溶塌陷。本区地层以灰岩(可溶岩)为主,地下存在溶洞、土洞,存在上覆松散层(厚度一般小于80m),地下水径流强烈,地下水位变幅较大的(往往具备双层水位)。 4.5地裂缝 = 1 \* GB3 ①地表出现开裂,并延着某一方向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宽度、深度; = 2 \* GB3 ②地表建筑出现开裂、下沉等现象; = 3 \* GB3 ③历史上发生的地裂缝,且现今有变形迹象,如继续变大、变深。 5.地质灾害核销条件 所需核销的地质灾害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考虑进行核销。 (1)已实施工程治理的 一是对致灾体进行治理或应急治理,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后,致灾体已清除,隐患威胁不存在的;二是采取拦、防等工程措施,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后、经三年以上运行监测处于稳定状态、治理工程运行良好,即便发生,工程仍起作用、不会造成损失的。 (2)已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 对已采取了搬迁避让措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内的已有构筑物进行拆除、威胁对象永久撤离,经确认确实无威胁对象,可进行核销。 处于稳定状态的 通过调查,辅以必要的勘查技术手段,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稳定性综合评价。 = 1 \* GB3 ①滑坡灾害:滑坡体已经发生滑动,滑坡前缘较缓,不存在临空面,滑体坡度小于25°,而且坡面无新裂缝发育,后缘壁上无擦痕和位移迹象,无新的滑坡隐患或再次复发隐患,滑坡稳定的。 = 2 \* GB3 ②崩塌灾害:危岩体已发生掉块、崩落,陡崖或陡坡上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灌木年久茂盛,多年来裂面内无掉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