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赏析.pdf

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赏析.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器乐台奏曲 《金蛇狂舞 …………、 ■ 李 虻 闰璇璇 民族合奏曲又称民族管弦乐,是民族管弦乐队演奏 的乐曲。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基本上由民族乐器组成, 分为吹管乐器组、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纽和打击乐器 组。吹管乐器组的乐器有笛子、唢呐等;拉弦乐器组乐 有二胡、革胡等;弹拔乐器组乐器有琵琶、柳琴等;打 乐器组乐器有木鱼、锣鼓等,每个乐器组都具备完整 乐器配置,根据音域分为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和低音 部。民族管弦乐队乐手一般在30人 以上,大型乐队甚 超过百人 ,乐队规模可以根据乐曲需要 ,自由配置。 族管弦乐队的音色丰富多彩、音响层次分明,既可以 奏简单重奏效果的传统丝竹乐风格的乐曲,又可以将 代创作的乐曲中各种不同的风格特色完美地展现,具 很强的表现力。 民族器乐合奏曲 《金蛇狂舞》是一首脍炙人 口的名曲。它由聂耳根据 民间传统乐曲 《倒八板》(又名 《老六板》)整理改编而成,这首乐曲与原曲 《老六板》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原曲的尾部加以发展,并作 为新曲的开始;其次是将旋律中的mi用fa代替,这样的变动就为音乐带来了 非常明显的变化。乐曲保留原曲喜庆欢快的基调 ,而且把热烈奔放的气氛进 一 步地充分发挥,将民间锣鼓震天、喜气洋溢的节 日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 我们面前。 《金蛇狂舞》的结构精练紧凑,由三个段落反复循环组成,乐曲采用 了民间吹打乐的演奏方式,简洁明快的配器将音乐的欢快旋律和热烈气氛表 现得淋漓尽致。 56 音乐从一开始便充满欢腾的气氛,乐队全奏配上喜庆的锣鼓打击乐,将我们带入了浓厚民间色 彩的欢乐场景中: 在单拍子2/4拍的强弱律动下,跳动着小时值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九度音程的范围内快 速游走,欢快中透着一丝诙谐的情趣,锣鼓展示着色彩斑斓的音色,音乐充满着奔放的张力。这一 段除了陈述音乐的基本风格情绪之外,还展示了音乐以对答的方式为演奏单元,以及暗示了之后将 使用的 “清角为宫”的转调作曲手法。 第二个段落主要由弹拨乐器主奏,颗粒状的音色充满弹性,音量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充满盎 然的生机 ,音乐在此进行了转调 ,出现了新的旋律主题: 音乐的进行中,乐器间好像对话般一应一答,围绕着商音 (D调的re,谱例中的mi)构成应答 式的短句,音乐继续发展,音量渐渐加大,最后一句的旋律与第一段最后一句的旋律重合 ,这在中 国的民乐中叫做合尾。 第三个段落的音乐是本曲最具特点和趣味的一段,它采用了 “螺丝结顶”的发展方法。“螺丝结 顶”是中国民间音乐发展手法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方法,它是指乐曲上下旬之间保持一应一答的关 系,乐句的长度逐次递减,而音乐的情绪则逐渐高涨: 随着乐句的缩小 ,音乐领奏与合奏、吹与弹、锣与鼓、强与弱等对比越发强烈,最后达到音乐 的高潮,生动地将民间喜庆时,人民锣鼓喧天、兴高采烈的场面和心中喜悦的心情描绘了出来。 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乐曲最主要的旋律,因此在演奏完一遍时,乐曲反复演奏了这两段, 在反复 时,演奏上经过 了处理,加入了新的装饰,比如音色以及音量的对比,第三段的问答句改为弹拨乐 器和拉弦乐器的对答,增加了音乐的新鲜感和厚度,为最后欢快有力的结束做了准备。 《金蛇狂舞》虽然简短,但其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音乐中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 , 同时又使用了新的创作手段赋予了乡音新的意义,这使得乐曲与传统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