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docxVIP

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区域域经经济济 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 * 吕 国 辉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062) 要 长三角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及高校院所与区内跨国公司之间, 三地政府也在联合推动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关键词 长三角 科技合作 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进入 21 世纪以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长三角在合作与竞争中向前迅猛发展, 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气象 。 特别是在 2003 年的中 国, “长三角”成为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主题词 , 2003 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潮中的“长三角年”。 今天,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支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合作全球 、技术转移国际化 , 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长三角区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强劲的发展, 就必须加强两省一市范围内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大力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这样一种形势下, 深入探究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转移机制便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2003 年以来, 长三角区域经济呈现出 蓬勃发展的势头, 沪苏浙三地的科技合作与 技术转移领域不断拓宽, 水平不断提高, 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进入了实质性的纵深发展时期。其中, 两省一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特别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所起的主导、推动和促进作用非常大, 效果也非常显著。三地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成为最主要的模式和机制。 1.1 主动接轨上海 , 积极参与长三角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上海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科技资源最丰富 , 科技实力最雄厚 , 因此 , 不论是江苏省还是浙江省, 各个市县都不约而同地出台相关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 支持当地企业主动接轨上海, 积极参与长三角的科技  合作与交流。 1.1.1 江苏省相关情况 近年来, 江苏省常州市的企业每年与上海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项目都有 100 多项; 太仓市科技局近年来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科技接轨上海的战略 , 积极开展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家著名高校院所的横向联 , 参与沪嘉苏区域科技合作交流体系建 , 构筑技术交易平台, 全方位推进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依托上海雄厚科研实力, 支持太仓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2004 年 3 月 , 江苏省镇江市科技局组织企业到上海有关高校院所去考察, 寻求科技合作的机会 , 索普集团、新宇化工、宏达化工等企业与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等高校院所成功开展了科技合作, 许多项目已列入省市级科技计划, 并正在组织实施。 1.1.2 浙江省相关情况 2004 年 , 浙江省湖州市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 。2006 年初 , 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正式签约成立, 中科院生命科学院与湖州市政府签定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协议书。 早在 2003 年 6 月,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局就组织力量,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上海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来台州市创办研发机 , 吸引世界 500 强企业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在台州设立分支机构, 同时,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上海独立创办或联合创办研发机构, 以此广泛吸纳上海的科技成果和高级人才, 促进上海与台州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1.2 引进 “大 院名校 ”, 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浙江省在 2003 年 10 月 20 日出台了《关于引进 “大 院名校 ”联 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的若干意见》。仅 2005 年, 就有国内外 多家科研机构在浙江落户。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先后在浙江奠基 , 结束了国内著名院校在浙江没有分支机构的历史。浙江科技合作的触角还伸到了国外, 创新载体和优秀科技人才的不断涌入, 使浙江省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新突破, 大批科研成果在浙江脱颖而出。浙江省大院大所、著名高校以及大企业都非常少 , 各类科技人才也极为缺乏, 要实现经济大发展, 仅靠浙江自身的科技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引进国内外的优质科技资源, 引进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企业, 在浙江建立分支研究机构, 或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 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企业和引进院校采取股份制合作形式, 共建对产业和块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载体, 以实现长期结合、利益共享。 1.3 相近能级城市的科技合作 上海、南京和杭州是长三角经济能级相对接近的大城市 , 他们之间的科技合作促进了长三角最主要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优化配置, 强化了整体科技资源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