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 简介及分类 高吸油性树脂的简介及分类.doc

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 简介及分类 高吸油性树脂的简介及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高吸液性树脂简介及分类 学校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 院系名称: 材料与能源学院 时 间: 2017年2月27日 PAGE 8 PAGE 8 总体认知及发展历程 1.1概念 高吸水性树脂与高吸油性树脂的统称为高吸液性树脂。 2高吸水性树脂 3高吸油性树脂 3.1简介及分类 3.1.1简介 高吸油性树脂是由吸油性单体为基本单元,经适度交联制成的低交联度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治理海洋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及其他油污染。 通常的吸油材料有黏土、木棉纤维和纸浆纤维等。它们价格低,使用安全,但吸附量不大,且受压易渗漏。 2010年7月。大连新港输油管发生爆炸,近万吨原油流入海洋,给当地的水产品养殖业和旅游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海上钻进平台爆炸事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对环境的破坏更是毁灭性的。 发展历史:1966年,美国以烷基苯乙烯为单体,经二乙烯苯交联,首次制得高吸油树脂。 1973年,日本以烷基苯乙烯及丙烯酸烷基为单体进行聚合并交联,也获得了高吸油树脂。 1990年,日本以丙稀酸类单体为原料,制得了侧链上有长链烷基的高吸油树脂。 分子筛高吸油性树脂(上图) 3.1.2分类 吸油材料分为传统吸油材料和高吸油性树脂。 传统吸油材料:1.根据来源分类可分为有机、无机和复合;2.根据吸油机理分类为保藏性吸油材料、凝胶型吸油材料和包藏凝胶复合型吸油材料。 高吸油性树脂:根据单体的不同分为两类1.丙烯酯系;2.烯烃类树脂 按来源分类:1.天然高分子改性: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甲壳质等;2.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体系、聚丙烯酰胺体系、聚丙烯腈体系和改性的聚乙烯醇。 按原料:1.聚丙烯酸酯类;2.聚氨酯泡沫类;3.聚降冰片烯类;4.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5.其它烯类 参考文献 [1] 张立颖,梁兴唐,黎洪,等.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第38卷第10期2009年10月 [2] 吴文娟,倪志刚,耿晶晶.纤维素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 [3] 金林生. 高吸水性树脂的特性、合成方法及应用 [J]. 1998.28(1)13-20页 [4]徐萌,李彦锋,杨艳,等.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第34卷第11期,2006年11月 [5]蔺海兰,廖双泉,张桂梅,等. 高吸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第25卷第2期,2005年4月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