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范文.doc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创造了奇迹。我们的祖先通过辛勤的劳动,用双手制造了一件又一件的工具。以下是分享的“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   美好生活是什么呢美好的生活哪里来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幸福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那一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里就是这样召唤我们的。奋斗就是努力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美好的生活是劳动创造的。   古往今来,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主要的劳动也一直是农耕。诗人李绅曾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种子为什么就会变成万颗种子呢这就是劳动的作用。劳动的过程并不容易,白居易的《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炎热的夏天人们劳动十分辛劳,但却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王安石就曾写道“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丰收的景象使人愉悦,下半年美好的生活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春根秋收换来的。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农业好了国家的就好了,人民幸福了,大家的生活就好了。这是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过程。   现代社会劳动形式更为复杂,农耕也不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脑力的付出也显得尤为关键。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种栽技术就是很好的实例——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使中国乃至世界数亿人摆脱饥饿享受饱腹,可谓是神农当代,功德齐天啊!而在古代,一个好的庄稼把式也就亩产300来斤能过达到500斤就顶天了。大致估计下现在的1000公斤亩产就是一个人的劳动可以顶过去四个人的劳动。这项科技成果虽然是数十人的团队几十年科学实验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却可以让千万的劳动成果翻倍。脑力劳动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就农业这一点来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农耕机器,无人机播种化肥,农药……这脑力劳动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升,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加快美好生活来临的步伐。   回顾中国农耕劳动的发展。我更加理解了习近平主席那一句贺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知道美好的生活哪里来是奋斗,是劳动出来的。也明白了作为中职学生的自己也要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劳动。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   同学们,每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的时候;每当我们慢步在绿阴成行的人工园林的时候;每当我们走进饭店、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的时候,是否想到了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雄伟的万里长城,使每一位游览观光者为它那浩大规模的工程和赞叹,从通讯卫星高空拍摄的照片上也能清楚看到长城的轮廓,这不能不使我们炎黄子孙感到自豪。赵州桥是隋朝大业年间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一座无墩单孔弧券形的石桥,既坚固又美观,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这些凝聚着我们民族勤劳智慧结晶的工程。以它特有的风格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   袁隆平爷爷为什么会研究出杂交水稻,他之所以有这些成就可是不是他突然有一天凭空想出来的,这都是因为他每天都到田里去对水稻进行观察与研究,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狂风暴雨,他都依旧尽职尽责的成果,他每天都在劳动,他在劳动中得到收获,用劳动体现他的人生价值。   可是在我们身边依旧有些同学只重视学习,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其实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是一种生存的技能。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说过“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就是告诉我们,人不但要有智慧,更要靠双手去创造。   所以,首先我们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环境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再次,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   最后,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让我们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爱上劳动,今天我们是红领巾,明天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手,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去酿造明天美好的新生活。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劳动”一词似乎离我们00后的这一代格外久远。在我的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考试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各类职业考试、编制考试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