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孔子的以礼约性.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选题 1分 1.阅读下列材料: A. 《尚书·太甲上》中伊尹提出 “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B. 《国语·周语》中言 “夫戎狄冒没轻儳(chàn ),贪而不让,其 血气不治,若禽兽焉”。 C.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以下选项恰当的是() A 这三则材料认为人性本善。 B 这三则材料认为人性本恶。 C 这三则材料认为人性是天生而来的本能。 D 这三则材料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 提交 3.3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孔子 孟子 荀子 • (1)性相近:天性相近 • (2 )习相远:变化气质 • (3 )小结:习与性成 • (1)性相近:天性近 •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 语阳货> •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 认为这里的“性”是气 质之性,亦即人天生的 自然本能,人的本能天 生都是相近的, “但习 于善则善, 习于恶则恶, 于是始相远耳。” 小结 • “人之欲恶”即人皆有天性,是人之“性相 近”,后天习染不同,所以渐行渐远。 (2 )习相远 • 孔子人性论的重点是如何通 过后天努力而达于理想人格。 孔子认为君子学习的内容应 是诗书礼乐,追求的人生境 界应是君子仁人。 • 君子以礼来约行、以德节欲,“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这就是《性自命出》中给“习”字 做的解释,“习者,有以习其性也”,所谓 学习,就是学而习之,以陶冶性情。 (3 )小结 • ①孔子重视后天的教育,希望学而成性,导 人向善。 • ②孔子明确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 ③孔子虽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但却从人的 社会性角度提出仁学理论,以仁培养德性, 以礼节治行为,并言“为仁由已”,“我欲 仁,斯仁至矣”,强调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 开启了道德内化的心性论先河。 主观题 1分 1.夫 《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图,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 去诈”。帛书 《要》 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 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3.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您对孔子人性论的理解。 正常使用主观题需2.0 以上版本雨课堂 作答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